10月29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沪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实习编辑 成锦鸿
10月29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沪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以“逆周期调节与结构性改革并举促增长”为主题,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风险因素,并为今年第四季度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给出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改革建议。
报告指出,前三季度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依然处于政府年初设定的6%至6.5%预期增长目标之间。作为一个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而言,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的形势之下,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实属不易。不过,从中国自身的发展目标任务,尤其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来看,这一增速已近下边界。分季度来看,GDP增速一季度6.4%、二季度6.2%、三季度6%,经济下行的压力有增无减。
具体来看,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有如下主要特征:投资增速回落,基建投资回暖;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信贷结构改善迟滞,从货币供应来看,2019年三季度M2的增速是与我国当前经济的运行相适应的,课题组预计四季度货币供应将适度并有针对性的宽松以应对当前的下行压力以及其他挑战,货币供应增速将总体保持平稳;财政政策继续发力,结构有所改善,债务风险犹存,课题组提出,财政减税降费的效果依旧显著,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家庭、企业和市场活力,财政收入总体保持平稳;财政收入结构有所改善,质量有所提高;商品房销售探底回升,房价走势分化加剧。
课题组认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问题以及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还是要靠自己。面对外部的负面冲击和自身的周期影响,逆周期调节政策有其现实必要性,但需要注意科学性、严谨性、现实性、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并且应该与市场化改革、全方位开放的大方向一致。市场化改革应坚持竞争中性、所有制中立的原则方向,以改革促进不合理体制、结构的纠正,全方位开放应向更高的制度型开放转变,以开放倒逼自身制度环境的改善,促进“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形成,以更全面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形成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制度红利。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夏冰 摄)
具体而言,课题组有如下建议:一、加大逆周期调节稳增长力度,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等工具;二、以竞争中性、所有制中立的原则来推进体制性、结构性的市场化改革放;三、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来应对逆全球化和倒逼内部改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