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不缺竞争力,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则是本土化运营能力和多元化团队。
每经记者 刘洋 每经编辑 王丽娜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
图片来源:滴滴提供
10月21日,在乌镇“一带一路”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上,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中国企业不缺竞争力,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则是本土化运营能力和多元化团队。
他还指出,目前,中国互联网国际化还处于开拓阶段,除产品、技术、运营、组织之外,也需要一代人的探索;同时,中国互联网在创新探索中,做大做强将是趋势。
关于滴滴国际化,程维表示,其经历了三大阶段——投资合作、本土化融合、团队和品牌出海,这中间面临的挑战则是,本土化和多元化。
滴滴国际化,始于其与Uber中国交锋之时。彼时,滴滴几乎投资了Uber在全球的所有对手——印度地Ola、东南亚的Grab、中东的Careem、欧洲的Taxify等,在美国本土则选择与Lyft合作。
在谈及国际化思路时,程维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的思路不是以竞争为导向的国际化,而是以合作为导向。我们希望,我们到了当地,不是去和当地的企业竞争,不是去颠覆当地的传统行业。而是把中国过去几年在解决交通问题上的创新模式、技术和经验输出出去。”
在滴滴国际化战略中,拉美无疑是重点区域。
就在今年6月,滴滴宣布进入智利、哥伦比亚,加上先前开拓的巴西和墨西哥,滴滴已进入四个拉美国家。彼时,滴滴方面表示,滴滴是唯一在拉美地区数百个城市运营O2O服务的中国企业。随着在上述两地业务的上线,其在拉美触达近1亿4千万人口。同时,滴滴也计划于年内将出租车叫车业务引入哥伦比亚。
而在今年4月,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则公开表示,滴滴拉美团队拥有约1200名员工,服务用户超过2000万,业务线包括快车、出租车、外卖。未来,滴滴将在拉美地区聚焦多元化出行、电动车运营服务、智慧交通等方向。
不过,滴滴国际化战略也引起部分“质疑”,尤其考虑到其目前尚处于巨额亏损中。
对此,贝恩公司全球副董事刘湘平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滴滴在中国市场份额已占到85%以上,基本形成垄断地位,在此背景下,它会寻找一些国际市场的扩张机会,同时,滴滴是一种选择性的扩张思路,基本上不会选择当地已有很强玩家的区域。“虽然滴滴一直在讲国际扩张,但实际的步伐还是比较审慎的。”刘湘平说。
记者了解到,滴滴国际业务事业部成立于2018年,90%以上是海外员工,新组建的滴滴国际产品与技术部统筹滴滴北京和硅谷技术力量,以开发本地化产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