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刘野
社会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客观上要求解决纠纷机制多层次。近年来,诸如信用卡催收纠纷、共享单车退押难等现象不时发生,金融消费纠纷频发,政策层也在不断探索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10月10日,北京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北京金调委)暨北京市金融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下称北京金融业法律公服中心)正式成立。这将为金融企业和群众解决消费纠纷提供有效途径。
北京金调委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指导发起,经北京市司法局批准设立的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根据有关法律,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央行营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北京金调委和北京金融业法律公服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化解首都金融消费领域基层社会矛盾,是人民调解工作在金融消费领域的“防火墙”、“灭火器”和“警示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北京金调委调解员主要来自在京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法律界的专业人员。
北京金调委还与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有助于从源头上治理金融纠纷,进一步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首都金融消费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此次揭牌的北京金融业法律公服中心,是全国首家省级金融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寿林 摄
北京金融业法律公服中心承担北京市金融法律知识普及宣传与公众教育工作,将加大对社会公众的普法宣传力度。
央行营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在金融领域矛盾高发的今天,有效化解金融纠纷,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北京市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和北京市金融业法律公服中心成立的初衷和使命,希望金调委和公服中心提高政治站位,践行金融稳定的宗旨。
目前金融消费投诉形势尚无全国性的权威报告,但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金融消费者投诉形势分析》(下称《形势分析》)披露的信息可资参考。
上述《形势分析》报告指出,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共接收金融消费者投诉8575件,日均接收量为70.29件;上半年共受理咨询7853件,日均受理64.37件。
从被投诉机构类型看,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投诉共3128件,占投诉总量的36.48%;针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投诉共4676件,占投诉总量的54.53%。
《形势分析》报告还做了风险提示,指出信用卡催收问题成为投诉热点。2019年以来,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投诉在金融消费者投诉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其中信用卡业务投诉量增长较快。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