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带量采购“冲击波”:有药企股价跌逾两成,行业对低价态度转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9-30 18:56

    9月24日,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指导下,参与药品带量采购扩围的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上海开展联合招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本次扩面招标,药企对于降价的态度已经有了鲜明的变化,大多数企业都淡定对待降价,并认为这是未来药品的竞争趋势。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梁枭    

    “仿制药在降价的大趋势下,扩面招投标中不中标实际对有后续产品线的公司而言,影响有限。没中标则让我们更坚定地走创新的道路。”在电话中,信立泰董秘杨健锋这样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问题。

    9月24日,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指导下,参与药品带量采购扩围的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上海开展联合招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按照规则,联盟采购的25个品种将由入选的3家企业瓜分全国70%的市场。

    信立泰流标的消息在当天11点左右传开,信立泰是此前“4+7”采购中的中选企业,核心产品75mg规格的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报价比“4+7”低了0.05元,但原研药生产商赛诺菲的“跳水价”直接将信立泰踢出局。

    “他们的报价确实让我们很意外,没想到会这么低,但未来仿制药的趋势就是降价。”杨健锋如是说。记者也留意到,与三年前比,行业对于低价竞争的态度已经从原来的反对变为踊跃参与。

    77家药企的“惊魂两小时”

    “很紧张,非常紧张。”在华北某大型药企负责政府事务工作的李晴(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重复地描述着她9月24日时的状态。李晴的公司没有参加去年“4+7”(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带量采购的招标,这次是她第一次感受这场令行业人直言“刺激”的招标会。

    招标从24日上午8点开始,企业必须在10点前递交投标文件。虽然很早就赶到现场,但李晴与同事还是等到9点半左右才上交材料。一家企业只能派出一名代表进去报价。十点以后,会场依次公布每家企业的报价情况,李晴与其他企业在外守候的人员,相互打听着彼此的出价。

    除了关心自己企业和竞争对手的报价,李晴格外关注信立泰——这家公司也参与了氯吡格雷的竞标。“我们场外的人看到信立泰出局的消息都觉得太意外了,本来四进三就是十拿九稳的事,谁能想到外企会‘跳水’。”

    就连杨健锋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赛诺菲的报价的确出乎他们意料。今年信立泰给出的竞标价是21.88元/盒,赛诺菲17.81元/盒,乐普药业则是20.85元/盒。如果以片计算,石药集团2.44元/片,赛诺菲为2.55元/片,乐普药业为2.98元/片,信立泰为3.13元/片。

    不过,在价格上“让步”的赛诺菲并非个例,相比去年“4+7”中只有2家外资药企中标2个品种,今年更多外资企业加入了价格战:共有8家外资药企参与9个品种的竞标,最后有8个品种中标。

    还有药企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感慨对手的报价让企业“没法玩”。该人士表示,有些企业刚通过一致性评价,中标后可以快速打开市场放量,有些有原料药优势的也可以降低成本。总之大家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抢夺市场。

    对于外企愿意降价的原因,有本土中标药企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次招标的是25个省份的量,去年“4+7”是全国总量的20%,任何一个外企都不敢轻视如此庞大的体量,不中标就等于放弃了中国市场。

    9月1日,全国药品带量采购联合采购办公室于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按照规定,每个品种的中选企业最多可以为3家,25个省份提前确定采购基数,如有3家企业中选,约定采购量将达到基数的70%。信立泰出局后,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石药集团成功上位。而在当天下午的环节中,中选企业按照价格由低到高依次选择供货省区。李晴认为,这样分配的好处是,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产能、产品覆盖及物流配送情况合理分配,有些配送成本高的省份就不太“吃香”。

    但在李晴看来,没有中标并不意味着信立泰的泰嘉完全失去市场,入选的3家企业瓜分全国70%的市场,信立泰还能在剩余30%的份额上下功夫。

    杨健锋也认为,公司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外界猜测的那样严峻。他告诉记者,一方面,信立泰目前的产品结构中不止有泰嘉,产品管线里明年可能有10亿(元)级的品种。另外,公司还在创新药的研发管线上有多个布局。另一方面,本次招标的采购周期为两年,信立泰仍有时间为接下来的招标做准备。

    招标现场的价格对垒,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给资本市场也造成冲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中标企业股价在24日当天集体大涨,而有未中标的企业股价在最近5个交易日(截至9月30日)累计跌超20%。

    最近5个交易日,信立泰(002294,SZ)股价已累计跌逾20% 图片来源:Wind截图

    行业态度悄变:对低价从反对到认同

    来自棱镜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6月发改委正式取消为药品定价以前,我国在过去20多年共进行了32次大范围的药品价格调整,下发166个文件规范药价,但效果不明显。而在省级公立医院招标采购政策上,各省推陈出新的二次议价、价格联动、双信封等制度,对降价的作用不明显,反而饱受药企质疑。

    2015年1月底,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在官网发布《对2015年湖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意见》,对湖南省药品招标提出多点质疑,认为招标“仅以降价作为最终目的,主观随意的色彩较浓”。

    而在2013年和2014年的“声音·责任”医药行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企业连续两年集体呼吁废止或者修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但五、六年前的画面并没有在今年重演,即便是去年极具冲击力的“4+7”和本次扩面招标,药企对于降价的态度已经有了鲜明的变化,大多数企业都淡定对待降价,并认为这是未来药品的竞争趋势。从联名反对到主动报低价格,驱动企业态度反转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方面,仿制药的高毛利时代已经远去。益丰药房董秘王付国表示,集采的多轮比价,使厂家的药品毛利压缩到极致,未来留给销售环节的费用空间也将大幅度压缩,导致医生与药品之间的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医院的药房逐步转变为医院的成本中心,医生对处方的把控日益弱化。

    另一方面,以量换价能为企业省去二次议价的环节,在带量采购招标的格局下,药厂只要把药品交给物流公司分发到有需求的医院就可以,而且回款十分迅速。李晴对记者表示,“带金销售”的药品回扣模式就发生在销售环节,以前中标后,公司要花时间去一家家医院沟通、谈判,每家医院都要经过药师会的评估,之后再是科室主任、医生,层层都要“公关”,费时、费钱也费力。

    与此同时,在仿制药低价“厮杀”的大环境引导下,越来越多优势企业和有研发实力的科研团队纷纷进军生物制药,向高端仿制和创新药进军。杨健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大量的研发投入是制药企业在行业格局重塑中胜出的必经之路,没中标使信立泰更坚定地走创新的道路。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分析师则对记者坦言,在带量采购、医保控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不同药企的发展策略会出现分化。创新药研发风险高、周期长、充满挑战,但大力转型创新已经成为药企的共识,这将直接推动医药产业格局日益趋向合理。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19点 | 习近平会见中国女排代表;美国支付巨头PayPal正式进军中国;郑州:10月1日起市区新增网约车必须使用纯电动车

    下一篇

    习近平会见中国女排代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