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下,投资机构和企业要如何破?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近日公开分享了他的思考。
每经记者 唐如钰 每经编辑 肖芮冬
2019年,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创投圈也陷入“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PE/VC机构和企业的募资、融资难;另一方面则是私募股权市场优质标的难寻。无论是对于投资机构还是创业者而言,都亟需打碎当下僵局。
近日,在2019破局者大会上,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可能出现的分化、“寒冬”之下投资机构和企业要如何破局等,分享了他的思考。
管清友指出,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经历了“一直在超越”的最好四十年,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开始,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步入了换挡期,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
伴随换挡期而来的,是经济社会接连出现的分化。管清友认为,这样的分化正在或已经体现于多个方面:例如大都市圈与人口收缩城市之间的分化、产业龙头企业与尾部机构的分化、资本市场的分化等。
具体来看,首先是城市的分化。他指出,从全球发展的经验来看,人口、资源、产业进一步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不可逆。以日本为例,其三大都市圈聚集了全国近52%的人口;英国前五大城市聚集了全国27%的人口;美国的十大都市区聚集了全国26.8%的人口。而从中国数据来看,2017年中国人口规模前五大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4%,低于发达国家25%的水平。因此,未来大概率会有更多的新一线城市出现。他预计,在我国城市化后期,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和大都市圈聚集,并逐渐形成粤港澳、长三角、首都和成渝四大都市圈。这四大都市圈有望聚拢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并贡献近50%的GDP。
其次,产业层面的分化也在凸显,即在许多行业都出现了龙头企业进击、强者恒强的局面。例如,在手机领域,2018年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这五大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达88%,而华为的市场份额为27%,是五大品牌之外厂家的两倍有余。
再者,这样的分化在资本市场同样不可避免。以私募股权行业为例,2018年以来,私募股权市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Wind和如是金融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0.5%的私募机构募集了全部市场20%的资源,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Top20的机构。
从增量经济迈入存量经济时代,许多行业的增长开始明显放缓。
以移动互联网为例,其活跃用户增速放缓,行业大拐点已至。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大报告》,2019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MAU)规模11.38亿、同比增速3.9%,这是该数据首次跌至4%以下。同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增幅也在收窄。
如移动互联网一般曾经带来巨大红利的行业增长在放缓,这对投资机构和创业者无疑是难熬的。对此,管清友强调,此时投资人既要根据专业能力去判断好赛道并尽早入场“跑马圈地”,同样对于此前不熟悉的领域和商业模式,还要有敢尝试的冒险精神。
他表示,一方面未来仍有不少行业是机遇与冒险并存,比如,银色经济、绿色产业等;另一方面,则是未来还会有更多细分市场、细分行业的出现。例如,现在已经通过打“下沉”市场、精准营销和创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拼多多、抖音、爱奇艺阅读等,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细分机会的涌现。而从一级市场投资的角度而言,机构要去抓住各个细分市场的龙头,创业者则要争做自己所在领域的龙头。
更多创投新闻,请关注外光锥创投(微信ID:waiguangzhui)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