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南京发布消息显示:江苏省委决定,蓝绍敏同志任苏州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周乃翔同志不再担任苏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蓝绍敏主政下,苏州如何提升城市能级?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又如何化危为机?江苏“双子星”是否会产生更多互动?想必每一步,都将牵动外界的神经。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梁宏亮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
苏州迎来新任主政者。
刚刚,南京发布消息显示:江苏省委决定,蓝绍敏同志任苏州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周乃翔同志不再担任苏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事实上,早在9月6日,蓝绍敏升任江苏省委常委时,坊间即有对其履新苏州的猜测。
自1994年12月以来,苏州的“一把手”一直由省委常委兼任,足见其重要性。更有媒体报道,历任苏州市委书记离开苏州后多有晋升,也因此,苏州被称为“省长摇篮”。
公开资料显示,蓝绍敏现年55岁,广东大埔人,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5年7月参加工作,34年来一直在江苏省内任职,有丰富的地方施政经验。
2018年1月,蓝绍敏从江苏省副省长任上转岗南京,任市委副书记、市长。有评价认为,其与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搭档后,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升城市首位度,更极力为这座“六朝古都”贴上“创新名城”的新标签,力图打破“中庸”形象。
今年3月,城叔在全国两会现场与蓝绍敏有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他语速很快,逻辑清晰,没有架子,既不回避痛点,对未来也有明确的破题思路,比如,改善营商环境“一定是用户思维、客户导向”;创新生态的形成,首先要有宽容失败的制度和氛围……
蓝绍敏主政下,苏州如何提升城市能级?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又如何化危为机?江苏“双子星”是否会产生更多互动?想必每一步,都将牵动外界的神经。
01
苏州是蓝绍敏的第五站。
除去担任江苏省副省长的10个月,他先后在南通、宿迁、泰州、南京四地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江苏共有13个设区市。
外界普遍认为,位于黄海之滨的南通,对蓝绍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地方。
1985年7月,21岁的蓝绍敏成为了共青团江苏省启东县委副书记,此后近26年间,担任过南通市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如皋市委书记,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等职务,直至2011年4月出任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据当地媒体报道,1985年,即将毕业的蓝绍敏面临三个选择:留校、保研、选调生。
原本,考入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自动控制系,学习航空陀螺与惯性导航这样一个“很窄”的专业,蓝绍敏梦想着成为一个名航空工程师,“为祖国的航空尖端科技做一点贡献”。
而最终,他成为了一名江苏省选调生。他在受访时说,只知道这是组织上的器重和培养,但并不知道以后的路会走向何方。
当初为什么选择南通?蓝绍敏的回答是,南通与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正日趋放大,未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南通不仅是北上海,还要成为上海北,选择南通就是选择上海。”
2011年4月,47岁的蓝绍敏北上宿迁;2014年7月,时任宿迁市委书记的他,履新泰州市委书记。需要指出的是,宿迁和泰州均建市于1996年,是江苏最年轻的两个地级市,蓝绍敏分别是宿迁第五任市委书记、泰州第四任市委书记。
在泰州主政2年8个月后(2017年3月),时任江苏省省长石泰峰提请任命蓝绍敏为江苏省副省长;2018年1月,蓝绍敏再度履新,出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不难看出,走出南通后,蓝绍敏仕途调整频率明显加快。带着丰富的执政经验来到苏州,在今天苏州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蓝绍敏表示:
“我所工作过的城市都与苏州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也是我与苏州之缘,是我与大家一起把苏州工作做好的信心和基础。”
02
开拓、创新,与之接触过的人多有此感受。
在过往的工作中,蓝绍敏也以敢于“尝鲜”的举措,不断“刷新”着外界对地方政府的认识。
在宿迁期间,蓝绍敏主推开展大走访活动,并写下多篇“民情日记”,因为口语化的表达,引发不小关注。
有一次,他到社区和群众一起看露天电影,“开场之前,我特地拿起话筒,告诉大家我是谁、住在哪、来干什么,也邀请大家到‘家’里来串门,有什么事要反映、有什么话要说,直接来找我。”
之所以如此“高调”,蓝绍敏坦言,“只要能听到真声音、真意见,找到群众的不满意在哪里,弄清存在的问题在哪里,找准基层干部作风急需改进的地方在哪里,这样的‘高调’很有必要!”
2016年,蓝绍敏主政泰州期间,“蜗牛奖”横空出世,传递出地方政府整肃庸政懒政怠政的决心和态度,形象且生动。
蓝绍敏表示,这个“奖”就是要颁给那些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蜗牛奖”的认定,说到底就是一次问责、一次批评、一次曝光。
此后2年里,泰州市先后向57个单位或个人颁发“蜗牛奖”,整改不力的“蜗牛”不仅“丢面子”,更有可能“丢位子”。
到任省会南京后,蓝绍敏的一举一动更备受关注。当地媒体曾分享过一个细节↓↓↓
2018年1月19日,蓝绍敏就任南京代市长,21日就要作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准备时间很短,他还是全力以赴,并在报告第四部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中加上两句话:“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
前一句是工作理念,对政府工作来说,执行力非常重要。“在我过去工作过的地方,有人把这个分解到中午,说上午再晚也是早,下午再早也是晚。”
后一句是工作方法。“我们一直讲项目化管理,目标要落实细化到节点,责任要落实到节点,这样才能保证目标实现,各项任务完成。”
之所以要加上这两句话,蓝绍敏说,体现了新一届南京政府施政理念的变化、决心,更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
在随后举行的2018年全国两会上,蓝绍敏则表示,南京将优化土地供给结构,保证租赁房供地占住房供地比例达到30%以上,并筹集租赁房源100万平方米——这样做,财政上要减少200多亿的土地收益,“是严重‘亏本倒挂’的。”
为何亏本也要做?相信他是把租客们的难处都看在了眼里。“租房者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缺少对未来的预期,没有长久的安身之地,比如明年租金要涨价了、要被房东赶走了等。”在蓝绍敏看来,政府应该要让租房者“都有10年、30年的预期”,让大家都能树立“不买房也能在这个城市扎根”的理念。
培育、规范房地产租赁市场背后,是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望。
03
2016年,南京GDP突破万亿大关,第二年,一篇《醒醒吧,南京!你为什么留不住优秀的年轻人?》就击中了南京,直陈城市发展之痛、创业之不易,引发广泛讨论。
这里有一个背景,当时,成都、武汉等省会城市得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加持,正加速崛起,同时,纷纷放大招“抢人”,集聚了一批年轻人。对南京来说,城市首位度、人才吸引力等问题,足以感到“焦虑”和“紧迫”。
今年3月,在与我们的交谈时,蓝绍敏也主动提及,“这篇文章本身有不全面的地方,但它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沉重的话题。”
痛定思痛,用行动化解焦虑。连续两年,南京把“新年第一会”和“一号文件”都对准了创新名城建设。外界普遍认为,蓝绍敏与市委书记张敬华搭档后,这座“温和”的城市开始有了“闯劲”。
根据2018年南京市委1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一项面向青年人才的“宁聚计划”正式启动。
“我们当时定的目标是要有20万大学生在南京就业,”蓝绍敏表示,“我们培养的20万大学生可以到全世界就业,但我们要吸引全世界20万大学生到南京来,应该说是一个平衡。”
而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15万人,“这是意想不到的成果。”蓝绍敏说。
在他身上,既能看到对“创新”的重视,也十分强调“宽容”。
蓝绍敏说,南京对标深圳、波士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创新生态。“深圳创新生态确实是最好的,既没有过多政府色彩,又没有过多的世俗观念。而是移民、创新人才集聚,土壤特别好。”
而要形成创新生态,他认为首先要做到四个宽容:宽容失败的创新资本支持,宽容失败的创新综合服务,宽容失败的创新绩效评估以及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氛围。
以最难做的社会氛围来说,蓝绍敏认为,应该要以创新为荣,而不是以失败为耻,哪怕摔倒了也再去创新。
“要营造一种环境,只要还要去创新,不断去创新,勇于去创新,甘于去创新,社会是支持你的。有没有条件持续做下去,是另一回事。但社会应该鼓励。”
“中国的创新要在这些问题上下决心,不是简单的政策比拼。比谁给的钱多、花的钱多是没有出路的,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生态。”
04
今年上半年,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42.59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居全省第一。可以说,“创新名城”建设初见成效。
按照蓝绍敏的理解,创新可以“分解”成两件事,一个是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一个是产业地标的打造,前者是核心,后者是抓手,“这两句话互动,实际上就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
交谈中,蓝绍敏多次谈到“融合”。他希望利用南京的高校资源,推动校地融合、校企融合、校事融合、校校融合,“做出最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验平台,培养这个专业最好的人才。”
在他看来,如果每个产业地标能做一个该产业的联合创新大学,等于每一个都是西湖大学,“西湖大学是综合的,我们做的是专业而已。”
不求大而全,但求特而尖,思路很明确。按照官方表述,南京在坚持主导产业基础上,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从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转变,从宽泛发展向特色发展转变,着力打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形成推动南京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
但产业培育非一夕之功。最近,央视《对话》栏目做了一个“中国产业地标”系列,包括佛山、杭州、武汉、成都(已播出),“家电之都”、数字经济、光电、电子信息,都是叫得响、有“卖点”的。
城叔特地向节目组打听了一下,同为万亿级城市的南京和苏州,目前均无录制计划。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出两地在标志性产业上的缺失。
如何打造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产业地标”,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尤其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苏州更需要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化危为机。
事实上,作为江苏“双子星”,苏州和南京多年来的公开互动并不多见。
公开报道中,今年以来,仅有南京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与苏州签署合作协议,落地新校区、研究院。不过,日前获批的江苏自贸区,被认为有望深化片区之间的“协同”。
对于区域协同、城市合作,蓝绍敏早前也谈到,在都市圈时代,一定要善于在合作中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利益增量来实现多赢、都赢、共赢。
“而不是台上握手台下踢脚,这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同时,一定要机制创新,通过强化市场引领,淡化行政色彩,更多地用市场配置。”
蓝绍敏的到来,能给苏州带来什么?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