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郑洁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编辑 文多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庞俊勇。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8月30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江苏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其中,苏州片区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
9月5日,在2019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DeviceChina2019)上,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庞俊勇说,江苏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来说是重大利好,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
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庞俊勇介绍,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类企业的大部分原材料依赖进口,在企业研发端,江苏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将带来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进出口的便利性,尤其是大分子生物样品的进出口、生产设备仪器、物料设备等进出口环节的困难将得到极大改善。高素质人才方面,自贸试验区能在居住、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巨大的便利性;资金方面,以往投资标的和金额等具体审批程序比较长,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能缩短流程。
此外,国家医疗器械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顾汉卿介绍了医疗器械创新优先审批的情况及进展。他表示,据统计,至2018年12月底,已收到创新产品申请1000余项,其中进口60多项,其余为国产产品。共200多个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通道,其中已有40多个产品完成注册申请获得产品注册证。
除了医疗器械创新层面的探讨之外,对于近年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并购,鸿时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王莉做了回顾和点评。她指出,2015年和2016年是医疗器械领域的资本狂欢年,到2017年整体形势回落,2018年估值也呈现回落,更多地趋向理性。
王莉介绍,医疗器械行业国内一级市场的并购主要是围绕高值耗材、心血管骨科、IVD等领域。对于目前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并购的整体趋势,王莉认为2019年资本的寒冬仍将继续,“近三年中国企业一共做了37起并购,每起平均是2亿美金。未来在价格方面可能稍微理性一点。”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