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科技创新的话题,很多人会说“紧跟战略新兴产业寻找硬科技的存在”。那么,本就处于融资“破冬期”的PE/VC在这场寻觅当中,能否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命中率?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随着科技创新力度的加大,科创事业正在迎来国内外资本的强势关注,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实务中的投资误区也时有发生。
近日,有投资界人士指出,过分看好行业预期容易走入市场容量的误区:从项目端做行业研究仍是不少业内投研的出发点,却忽略了标的产能所属市场供需间的比重,致使部分项目估值虚高。
据了解,目前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感受普遍还是“太贵要不起”,但在科创争先的背景下,各家仍希望逢低布局,PE/VC如何把握自上而下的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谈到科技创新的话题,很多人会说“紧跟战略新兴产业寻找硬科技的存在”。而这一观察的背后还有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就处于融资“破冬期”的PE/VC在这场寻觅当中,能否把珍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提高命中率?
然而现实并非理想,有来源于一线的声音称,“估值仿佛一直降不下来,尤其是科技项目,想象空间那么大,到底如何去伪存真是个问题。”而问诊市场项目估值报价虚高的问题,投资机构对项目的甄选逻辑或是关键因素之一。
近日,投资界与深圳前海深港基金小镇联合主办的“科创板下,资本如何助力硬科技”沙龙活动上,高新投怡化基金总经理陈旭认为,由于往往是从项目延伸至行业研究,所以常常会导致对行业的判断存在误区。
陈旭指出,机构发起投资之初,如果从项目端向行业展望,容易受到项目端的影响,过分乐观。“比如说未来两年之内,这个行业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观察的时间维度不同,随着行业动态发展的演进,未来两年或五年后再回溯当初的判断,或许项目本身的成长性跟预期大相径庭。“或者认为是45度的坡度发展,结果只是15度的坡度。”
事实上,囿于企业核心产品或拳头事业的培育发展需穿越一定的成长周期,尤其在科技赛道,部分核心产业的产品迭代速率较快,难免会造成投资过时,即有的产品或许仅为过渡阶段,而此类中间阶段的产品并非终端呈现形式,如果在资金跟进的过程中断档,就容易前功尽弃。兼固资本副总裁徐鉴冰就表示,深挖某一领域都不是易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把握投资期限与技术革新节奏,尤为关键。
而这样的误区恰被业内不少机构所忽略,市场在海量信息交织之下,为如此包装的“高大上”项目提供了漫天要价的基础。如部分元器件生产企业,由于高新制造涉及投入大、研发周期较长,机构审视的重点不应仅仅局限于当期产品的功能,更要研究其技术替代的壁垒高低,在此过程中,投资时点的把控尤为重要。
有分析就认为,基金的投资架构应对企业长期观察后再决定,重点对其经营和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自我修复能力高而且成熟的阶段再布局。
无疑,形势的错判对投资机构和整个投资生态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但基于科创本身,研发的重金投入本就不可避免,这也正是长期摆在投资界面前的现实课题。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向了科技领域,中国企业和资本所关注的跨境投资中,近两年也正在从对自然资源、能源等传统行业的投资转向了科技领域的投资。
有一线投资人士坦言,他们真的很不愿意把扶持科创这件事情变成“烧钱”的营生,应该有更多的技术含量在里面,这也倒逼投资机构主动提升发现硬科技的本领。
时代伯乐董事总经理黄亦明认为,硬科技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技术壁垒比较高,第二个技术变化比较快。当巨头形成以后,其他中小企业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因此,对投资团队而言,需要非常懂行业趋势,挖掘中小企业的团队基因,还有技术路径,击败某一些现成的巨头,打破现有的巨头,从而走出来,这是比较难的”。
稳正资产合伙人熊强波认为,投资有两大难点:一是深入了解创业者,正所谓人无完人,看人要全面地看,不能以偏概全,投项目有时候也是投人。二是容易灯下黑,“对项目过于熟悉,就失去了神秘感,消磨了吸引力”。
创东方管理合伙人肖珂表示,应该关注重点产业的核心环节,关键技术的产业化,选择有名校背景、海外背景的团队,找自己的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可以投早期,可以多投。
然而,即便未来的投资市场从资本主导向科技优势主导转变,但对于科创企业来讲,机构投后的管理到底能给他们多少资源,包括战略上、业务上、管理水平提升等,都是被投企业能否穿越成长周期争取上市的关键。因此,在“资源+资金”的双轮驱动下,机构也开始在特定领域进行重点布局。
前海产业引导基金负责人李奇表示,目前重点关注深圳市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包括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重点关注投资团队的经验和管理能力等。
架桥资本董事长徐波认为,目前主要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个是智能装备,以机器人的使用数量来说的智能装备;二是国产替代,也就是进口替代;三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张鹏也表示,未来5G的终端很可能不局限于手机,十分期待5G应用领域革新。
东方富海合伙人韩雪松提及,目前主要关注手机产业链、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半导体产业、精细化工等。
可见,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新业务布局,并购整合与自身业务结合紧密、以及有竞争风险的创业公司,这是很多投资机构发力科技赛道布局的潜在动力。随着科创板进一步拓宽退出渠道,在预期退出稳定的前提下,“硬科技”能否为科创企业和投资机构带来更多实际的利益,值得期待。
更多创投新闻,请关注外光锥创投(微信ID:waiguangzhui)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