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易启江
8月26日,绿城中国在港交所公告,终止收购百年人寿9亿股股份的交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8年12月17日,绿城房产(本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现金代价27.18亿元与卖方订立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中国银保监会尚未就收购事项发出批准,或180日内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审批通知,绿城房产有权终止股份转让协议。
公告并未透露卖方身份,仅披露卖方为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商业、地产、文化产业、旅游业及金融业活动。在百年人寿股东中,仅有万达集团持股9亿股,因此万达集团被指为绿城中国此次股权转让协议的卖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另一家房产公司近期也有意入局百年人寿,后续若能获得银保监会批准,有望以13.86%的持股比例超越万达集团,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绿城中国收购“流产”
8月26日,绿城中国发布公告称,终止收购百年人寿9亿股股份的交易。这也意味着,疑似接盘万达集团股权的这笔交易,经过大半年后无果而终。
2018年12月17日,绿城中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以27.18亿元价格受让百年人寿9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绿城中国将持有百年人寿11.55%的股份。公告并未透露卖方身份,仅披露卖方为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商业、地产、文化产业、旅游业及金融业活动。
对照百年人寿股东名单不难发现,只有第一大股东万达集团符合条件。截至目前,百年人寿持股5%以上的股东有7家,仅万达集团持股9亿股(占比11.55%),其他持股10%以上的7家股东大连融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一方地产有限公司、江西恒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科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均持股8亿股(每家占比10.26%)。
对于收购理由,绿城中国表示,中国的寿险业务现正迅猛发展,前景无量。鉴于中国保险业的高门槛,寿险牌照具有独特的资本投资价值,收购事项对集团而言,是中国投资寿险业的一个机会。收购事项亦符合公司作为一家“中国理想生活综合服务商”的商业理念,并能使其在中国的业务种类更多元化。
绿城中国还表示,由于公司的主要顾客群(即物业买方)与目标公司的保障型保险顾客群有一定重叠,预期将会有交叉销售的潜力,产生协同效应。因此,该公司董事认为,收购事项与集团长远愿景吻合,并能扩宽集团的收入基础,增强其财务状况。鉴于上述原因,该公司董事认为,收购事项的条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随着绿城中国公告终止收购该笔股权,万达集团退出百年人寿暂未成行。资料显示,2014~2015年,万达集团分别从百年人寿的原股东国电电力、时代万恒手中收购了合计2亿股,增资后持股9亿股,占比11.55%,成为百年人寿第一大股东。不过,百年人寿股权较为分散,与其他的“地产系”保险公司不同,同为国内知名房企的万达集团却始终未能控股百年人寿。
百年人寿净利降近三成
8月1日,百年人寿在官网发布变更股东的信息披露公告,根据公告,公司3家股东拟转让股权,接盘方为中国奥园。股权转让完成后,中国奥园将持股10.8亿股,以13.86%的持股比例超过万达集团11.55%的持股,该笔股权转让尚待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具体而言,大连城市建设集团、大连乾豪坤实置业、大连国泰房地产开发拟分别转让8亿股、2亿股、0.8亿股股份,转让完成后,大连城市建设集团、大连乾豪坤实置业将不再持有百年人寿股权,大连国泰房地产开发持股比例从1.83%降至0.81%。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奥园主营房地产开发、管理业务,2007年10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尽管中国奥园多元化布局自2016年以来逐渐铺开,但地产主业仍是集团营收的主要支撑。2019年上半年,中国奥园合同销售额累计约536亿元,同比增长约33%。2016~2018年,公司合同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89%。
对于入局百年人寿,中国奥园同样寄予厚望。中国奥园在公告中称:“百年人寿有稳定的收入,保险行业进入门槛高,有独特的投资价值,保费年复合增长率领先行业,目前已进入成长收获期,预计将带来稳定、可观的投资回报。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积累的深厚资源和优势将助力百年人寿的业务扩展。”
一位地产界人士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企投资保险公司,也是其金融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选项。通过入股保险公司,能够使一些资本投入不再依赖传统的土地开发。这属于过剩产能的一种输出模式,也使房地产开发积累的各类盈余资金有了更好的投资去处。另外,通过投资保险公司,后续在养老地产开发方面也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
根据百年人寿偿付能力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20.67亿元,同比增长20.5%;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降26%。2018年以来,百年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一直处于120%~100%左右,存在一定偿付压力。2019年二季度,公司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1.67%、84.6%,较上季度的121.82%、93.29%进一步下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