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瑾表示,“新股不败的神话总有破灭的一天”,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将逐步接轨,而在市场化发行逐步深入的前提下,未来单纯依靠打新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因此将更加考验投资者的专业能力。
图片来源:摄图网
林瑾,人称“打新女王”。
林瑾从事新股策略研究20年,现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新股策略组主管、首席研究员,她的研究报告有一批忠实拥趸。
2002年林瑾率先在业内推出IPO申购策略报告,并于2013年创新开发AHP模型——新股申购优选模型。
2016年,A股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新的改革,实行市值配售。林瑾率先给出了市值配售申购建议,预期在当年市值门槛下的网下新股申购收益率将大幅提高。
科创板首秀,各路资金能收获多高的打新收益?在这个全新的板块,新股策略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上证报采访了林瑾,为投资者详述科创板打新的诀窍。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中签后不一定能以最高价卖出,那平均收益有多少?
林瑾以科创板首批25只新股的首日收盘价、均价分别计算,网上中签一个号绝对收益平均分别为2.04万元、1.76万元,略高于2019年上半年A股其他板块的单只新股网上中签一个号的绝对收益均值1.65万元和中值1.45万元。
但网下打新不一样了,网下打新的三类投资者分别为A、B、C类。
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和保险资金为A类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为B类投资者;所有不属于A类、B类的网下投资者为C类投资者。
今日朋友圈流行一张晒图,据称一私募大佬的产品,6500万的规模,打新首日净赚1200万全部卖出!
对网下投资者而言,林瑾表示,以首日收盘价计,平均申购饱和度下,网下A、B、C三类投资者申购首批25只新股的绝对收益分别为1874万元、1930万元、1285万元,对应的2亿市值门槛下的收益率分别为9.37%、9.65%、6.43%。
若是以首日均价计,平均申购饱和度下,网下A、B、C三类投资者申购首批25只新股的绝对收益分别为1579万元、1620万元、1104万元,对应的2亿市值门槛下的收益率分别为7.9%、8.1%、5.5%。
这一收益率相较其他板块如何?
2019年上半年A股其他板块一般申购饱和度下的累计绝对收益分别仅为277万元、285万元、97万元,2亿市值门槛下的收益率仅分别为1.4%、1.4%、0.5%。
也就是说,科创板网下打新收益率高于其他板块5%至6.7%。
若拥有6000万的沪市市值,个人就可以通过资管机构参与网下打新。
据悉,已有多家券商设计了专门参与打新的资产管理产品,在首批科创板新股的获配名单中,可以看到不少资管产品明细。
林瑾认为,随着网下参与数量的上升、中签率的下降、上市涨幅的收缩,网下申购收益或小幅下滑。长期来看,当参与数量和中签率步入相对稳定阶段,收益将更多取决于二级市场表现。
对于机构的打新来说,关键是报价。很多机构投资者跟林瑾交流得最多的是:如何才能提高命中率?要不要博入围?
在主板中小创的新股发行中,监管层为了避免出现新股“三高”的问题(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对新股定价会设置“红线”或进行“窗口”指导。
如发行市盈率超过中证行业市盈率的新股需要延期三周发行,且一般情况下发行市盈率都不会超过23倍;老股转让比例也不会太高,原则上不允许超募。
由此,定价变成解方程,只需要知道计划募集资金、发行股数、行业平均市盈率,即可大概估算出新股的发行价。
但在科创板新股的定价方面,市场化询价,参与网下询价机构的报价差异较大,因此在首批25只科创板新股中,不少机构由于报价过高或者过低而未能入围,那就只能与中签收益擦肩。
那入围的关键看什么?林瑾表示,就目前的报价情况看,整体报价集中分布于估值区间50%-75%分位,短期入围区间逐步收敛,入围率整体下滑,投价报告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报价依据。
在首批科创板公司首日超预期的涨幅驱动下,林瑾指出,“不排除部分网下参与者也将提升后续批次网下申购收益预期,反映到新股网下申购报价上,或许仍呈现出博入围为主的特征。”尤其是即将于本周询价的三只科创板新股,预期其申报价格集中分布区间或将更靠近合理估值区间的较高分位。
林瑾强调,入围率非单一目标,报价应该以价值为导向,融入博弈思维。网下投资者报价需要兼顾合理估值与入围概率。
“今后网下投资者报价时,合理估值是首位,同时也要评估破发风险。”在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和申购应该是一项严肃的一级市场投资行为,而不是单纯的无风险获利工具。
从2016年起,新股申购开始实行新的制度,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打新不需要提前缴款冻结资金,而是在中签之后才进行缴款。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的市值,成为打新的前提条件。
在发行价23倍市盈率的限制下,打新基本是一项无风险的“抽奖”,虽然需要“拼市值”,但一旦中了,那基本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林瑾表示,“新股不败的神话总有破灭的一天”,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将逐步接轨,而在市场化发行逐步深入的前提下,未来单纯依靠打新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因此将更加考验投资者的专业能力。
林瑾认为,科创板新股的定价机制与主板不同,那么配套的市值配售方式也将可能经受考验。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市盈率逐渐接轨,打新不再是无风险的收益,而是一门考量投资眼光的投资行为,新股上市之后的表现将从收益颇丰逐渐转向盈亏难料。
她觉得,在市值配售的方式下,或许会出现主动弃购的现象,甚至出现承销商被迫包销部分新股的情况。
从首批科创板打新网下配售结果来看,在C类投资者申购方面,部分私募出现“几十只产品顶格申购”的现象。
对此,林瑾表示,不断提示客户,要在风控合规上严格把关,因为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细则,网下投资者拟申购金额是不能超过该配售对象的总资产或资金规模的,但个别C类投资者在风控上并未严格把关。无需预缴款被有些私募利用,超限进行“顶格”申购。
对此情况证券业协会已展开调查,今晚已将相关私募公布在限制性名单内。从最新的网下询价公告看,参与网下询价的投资者已被要求提供相关的资产规模明细表或资产证明材料等。
以上内容为每经APP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进行转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