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刘艳美
▲陈黎明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摄
2015年,IBM大中华区总裁陈黎明刚入职IBM时,曾在一个展会上体验人脸识别测试年龄,结果显示为34岁。
经历3年的技术发展,他再度尝试,发现更新到了37岁——尽管增长的岁数跟年数变化一致,但和他的真实年纪仍然误差较大。
“我把它叫做算法的无能,但不是AI主观故意的一种偏见。”在7月3日的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现场,陈黎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了这个故事。他希望借此解答一个有关AI伦理的疑问:在数据滥用、隐私泄露风险不断上升的今天,以数据为生的大型公司究竟是否可信?
“为什么明星企业多如牛毛,寿星企业屈指可数?要想做到企业常青,就必须作出承诺,企业的数据责任是什么。”他说,“你可以对你的算法进行解释,但它不能是一个‘黑匣子’,也就是说要有透明性,要能够被信任。”
在他看来,在政府、企业等多方加强监管的同时,也不能因噎废食。“现在,80%的数据依然在防火墙内,而我们收集的数据仅是可收集数据的1%。”他指出,“我仍然主张数据要继续流通,且这个流通必须依法有序。随着更多企业充分挖掘数据,数字化下一轮将会来自企业、行业内部。”
99%的数据仍是“深数据”
上一个十年被普遍认为是消费互联网的十年。以平台和流量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将衣食住行进行数字化赋能,当每个细分领域纷纷进入红海,一种呼唤产业互联网的声音开始出现。
从数据角度,陈黎明同样窥见了这一变化趋势。“上一轮变革主要是从行业外部到内部,颠覆者在行业之外。比如,创新者可能不是做出行的,但为了创新进入出行领域,产生Uber这样的公司。”他说,“如果称其为变革的1.0版本,那么,2.0应当是来自企业或行业内部颠覆自我的创新。”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更多企业将充分挖掘数据、进入打造平台领域。
与这一论断相契合的是他给出的一组数据:80%的数据依然在企业防火墙之内,而即便在可收集的数据中,已经收集的数据也仅占1%,很多数据尚未收集或利用。
“可能99%的数据依然是以深数据(deep data)的形式存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数据的重要性,我们也没有意识到可收集这样一些数据,但他们都能够对我们的未来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多影响。”他指出。
他举例说,可穿戴设备中收集的数据,唯一的价值可能就是“发一下朋友圈”,但这些数据最终并没有被利用起来,让使用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一整天的生活、运动状态。
更重要的企业防火墙内80%的数据。“这些数据实际上是他们没有挖掘的一个‘金矿’,能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他说,“企业应当思考如何去挖掘、利用这些数据,这是他们的责任。”
一个重要方向是,将数据分析与AI等技术融合,并探索商业化落地。
数据要流通,但算法要透明
尽管仍站在新一轮数字化变革入口处,但一系列问题已经不断产生。在不少人看来,与以往不同的是,AI代表的这种全新产业革命形式,需要率先将伦理因素纳入进来,而数据保密性则是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们主张数据流通,当然,这个流通必须依法有序进行。”陈黎明说,“比如,你不能随便把这个客户的数据卖给另一个客户,数据是属于客户的,由此产生的价值也应该属于客户。但如何让更多数据为全人类造福,我觉得也是应当思考的一个话题。”
在许多人看来,数字化改造已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在早前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就指出,每家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现状和能力推动转型。大企业资源更多,小企业更灵活,每家企业都可以找到转型方式,“将来,不是数字化企业将无法参与竞争”。
如何保证数据流通依法有序?在陈黎明看来,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入手。
“从企业方面来看,发明创造科技时,本着向善的意愿很重要。”他具体指出,“企业要有责任,你可以对你的算法进行解释,但它不能是一个‘黑匣子’,也就是说要有透明性,要能够被信任。”
他反复提到,现在“明星企业多如牛毛,寿星企业屈指可数”,就是因为企业疏于对责任的重视。“要想做到企业常青,就必须作出承诺,你的数据责任是什么。”他认为。
但同时,伦理问题仅靠企业一方来解决是不现实的。目前,全球已提出40多个不同的AI原则,不久前,欧盟还发布AI伦理指导方针。“实际上,政府应该有所作为。”陈黎明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