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为此《意见》提出力争用5~10年时间,促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近一段时期,围绕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不断出台。
继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提前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的措施、助力乡村振兴之后,6月23日,中办、国办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6月28日,国务院又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力争用5~10年时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乡村产业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提到,我国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2018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9万家、营业收入14.9万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休闲观光、乡村民宿、健康养生等园区景点,2018年接待游客3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
此外,乡村服务业创新发展,2018年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3000亿元。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认为,乡村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具体阐释了四个方面仍有不足:
首先,农业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产业;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快;
第三,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农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大多数停留在初级加工状态,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认证滞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第四,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统筹规划不够,个别地方一哄而上、可持续性较差、同质化问题突出。
记者注意到,本次国务院出台的《意见》对这些领域均有涉及。《意见》明确:要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乡村产业技术创新。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等。
杨建国表示,要更好地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做强县域经济,将县域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载体,通过强化县域经济,来作为对接城市与农村的“中介”渠道和桥梁。
“乡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基础条件及产业要素集聚不足等现实状况,难以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也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开发。”他说,发展现代农业也离不开县域配套产业链的完善,这些因素注定了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依托县域大产业来支撑、来配套、来带动。
除此以外,还要不断优化乡村投资和营商环境,破除政策壁垒,鼓励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推进农业品牌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建设。
乡镇是乡村的中心,是农村资源要素交换的关键节点,也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但是,一些地方存在乡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农村公共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怎样才能提升乡镇为农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带动乡村的龙头作用?对此,《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镇域产业聚集,发挥镇(乡)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镇(乡)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集群。
记者注意到,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局局长吴宏耀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要把乡镇建成乡村的经济中心。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流通企业向镇域集聚,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支持在乡镇发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餐饮休闲、物流配送、养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同时要支持乡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产业集群。
此外,他还提到,要把乡镇建成农村的服务中心。要加强乡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强乡镇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农技推广站等条件建设,形成区域性服务中心。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快在乡镇建设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平台,实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杨建国认为,要发挥好乡镇的带动作用,首先需要搭建镇级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比如产业园、专业园等,这样能够将镇域发展的资源和优势集中集约利用起来;第二,需要找到连接县域、镇域和乡村的产业组织形式。
他举例说,比如河南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时形成的“巧媳妇工程”,把中心工厂建在镇上,把卫星工厂沉到村里,在全省广大农村和新型社区建成星罗棋布的“卫星工厂”和“流水线班组”、工段等。通过这种形式,充分发挥出镇域的带动能力。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