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丨如何提升CSR报告定量信息披露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28 23:36

    为什么有些企业的CSR报告中披露了很多数据,得分仍不高呢?五条注意事项帮助企业提高CSR报告的实质性披露水平。

    每经实习编辑 成锦鸿    

    每年的4-6月份,是上市公司集中编制和发布CSR报告的高峰期。

    美好商业联合商道纵横,于4月26日发布了《中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

    该白皮书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关键定量指标(简称MQI)体系,对按市值排序的中国金融企业30强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排行。

    榜单发布后,有企业代表在后续交流中表达了同一疑问:为什么我们的CSR报告中披露了很多数据,得分仍不高呢?

    我连续多年参与对中证100、沪深300及央企全样本CSR报告的MQI评估和报告撰写,特梳理出工作中发现的几条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到企业在编制CSR报告时有所注意,提升CSR报告的实质性披露水平。

    (商道纵横高级研究经理 张洪福)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定位行业特征,与行业可持续发展议题密切相关

    不同行业面对不同的CSR议题,即使面对相同的CSR议题,不同行业对该议题的影响也有强弱。不管企业的CSR报告框架是按三重底线(经济、社会、环境)还是按ESG(环境、社会、治理)来结构,其披露的数据必须契合该企业所处行业密切相关的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

    例如环境维度的生物多样性,这一指标明显与农林牧渔、采掘业和房地产业的实质性关联度更高,而与金融、通信服务、互联网、媒体等行业关联度就较低。即使在这个与生物多样性这一指标关联度密切的行业,其面对的具体指标也各有侧重:农林牧渔业要求披露“恢复退化的生态区域的面积及全部经营区域的面积比例”,房地产业要求披露“机构在环境保护区或其他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地区或其毗邻地区,拥有、租赁或管理的运营点”,而采掘业则是“受机构影响的土地规模及进行了生态恢复的土地规模”。因此,企业在做环境尤其是生物多样性指标相关的数据收集与披露时,就需要依据行业做出区分。

    图片来源:摄图网

    数据与案例两相宜,解决可读性与实质性的矛盾

    数据——CSR报告中的定量化信息,是决定CSR报告实质性强弱的最重要因素。

    从白皮书的金融企业市值与MQI得分两个排名来看,许多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与其市值排名并不相符。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许多企业越来越将CSR报告定位为“故事书”——丰富的案例故事,煽情的文笔,图文并茂的设计,越来越花哨的社交媒体传播……尤其是以案例代数据,虽然有助读者/利益相关方对企业CSR有一个“画像”式的认知,但却无法依据相关数据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预期做出科学、全面的判断。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参考中国移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移动在报告后半部分专门拿出几页,从责任议题到指标名称,从指标数据到单位,还披露连续三年的数据增加可比性,有效解决了报告可读性与实质性的矛盾。

    注意数据边界——应披露报告期内整体而不是项目或局部数据

    这是很多企业感觉很“冤枉”的地方——“我们CSR报告中披露了很多数据,为什么实质性披露率仍不高?”

    企业CSR报告中都有一个“关于本报告”,该项界定了CSR报告中数据信息的时间范围和主体(一般为集团公司及其下子/分公司)。这就要求企业在CSR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应该是某一时间段内集团公司的整体数据。但很多企业的CSR报告,看上去数据繁多,但披露的却多是项目或子/分公司的数据,不是集团公司整体数据——非整体数据无法让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据此全面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因而不具有实质性。

    如某房地产领军企业,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在国内同行业亦处领军地位,按指标它应该在CSR报告中披露“机构在环境保护区或其他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地区或其毗邻地区,拥有、租赁或管理的运营点”等相关数据,但该报告披露的却是该公司某一湿地保护项目的相关绩效数据。作为市场和产品遍布全国的该企业来说,该项目只面向南方某城市,其利益相关方显然无法利用该数据来评估该上市公司整体的生物多样性风险和绩效,因而这些数据也就不具有实质性。

    重产出,更要重绩效;重总量,更要重效率

    根据ISO2600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CSR是“企业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承担的责任”。而在MQI中,虽然每个行业最多20个指标,但指标的设置却最能体现出通过CSR报告披露数据来看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如房地产行业的“温室气体”指标,企业不仅要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总量,还要同时披露“减排量”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等效率数据。许多行业与水相关的指标中,企业不仅要披露用水总量,还要披露万元产值用水量即用水效率、废水排放量、水资源循环利用率等绩效数据。

    这是因为总量数据比较难以直观看出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但绩效及效率数据却能让利益相关方一眼就知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如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指标要求披露“投入使用和在建绿色建筑(项目)的比例”,利益相关方通过该数据一眼即知其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报喜也要报忧

    不披露或极少披露负面信息,是中国企业CSR报告的通病。而这些虽负面但却属于合规范畴的数据披露,恰恰是帮助企业利益相关方全面评估企业风险的不可或缺的信息。

    如煤炭开采业中的“重大安全事故数”、“违反环境法规的次数及被处重大罚款的金额”等指标数据,对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特别重要的“侵犯客户隐私及泄露客户资料事件数及投诉数”、“违反有关产品和服务的法规数及所受重大罚款金额”等。

    对负面信息的披露,也是GRI平衡性原则的要求,“报告应客观地反映机构的正面与负面表现”。

    [ 《中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下载:http://www.nbd.com.cn/corp/2019_315zhishenghuo/index.html?from=singlemessage]

     

    (作者:张洪福  商道纵横高级研究经理)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国务院发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

    下一篇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涨跌互现,豆粕涨近2%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