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等地级市项目经费2亿,有省份总费用高达47亿!环境监测行业迎重大机遇,地方现新一轮大规模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11 16:24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星    

    环境监测领域正迎来新一轮投资建设期,行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6月10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互联网+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代表大会、首届环境互联网+高峰论坛举行。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子江在论坛上介绍,“互联网+”已经成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武器。环境监测方面,这两年在地方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彪 摄

    杨子江说:“一说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蓝天保卫战,大家想到的就是清查散乱污、关停、督察、巡查,其实在这个背后,科技手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科技手段最终都是以‘互联网+’,或者说信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他举例称,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的国家空气质量预报预测系统,通过大量的地面监测数据,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源、卫星遥感数据加气象数据,再带入分析模型,目前可以准确地预测下一阶段空气质量的变化,从三天、五天、七天到十五天,目前正在努力朝一个月以上的长期预报努力,其背后有大量的科研支持。

    实际上,随着环境自动监测、远程管理、精细化管理等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最前端的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完善显得非常重要。

    今年3月,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年)》,文件要求,到2020年,全省“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趋于完善,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同时,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总经费概算为46.93亿元。

    杨子江介绍,以前一个公司建设三五百万元的项目就已经不错了,现在一个中等的地级市,上马的监测项目就两个多亿,其中,1.7亿元左右在下端,六七千万元是上端的机房平台等改造。目前在地方又出现了一轮大规模的建设。

    “下一步,我们要建设智能+生态环境的新局面。”杨子江说,目前正在开展“十四五”前期工作,在继承已有方案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资源数据,以行业的特征、生态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应用展示为主线,通过统一的目录分级分类,搭建各级数据库,以专网为依托,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交换共享,以数据为纽带实现生态环境工作的全国大协同。

    杨子江说:“总的来说,是把以前传统的、烟囱式的系统变成平台化的、分布式的大系统,在通常云平台三级结构下,加上了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污染源监测设备、排放监测设备、流动监测、移动终端、遥感等,这都是我们数据的来源,下一步将逐步把这些‘烟囱’平台化。”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成品油或迎来年内最大降幅!今日加一箱油便宜18.5元

    下一篇

    印度新法案:买卖数字货币或被判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