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成都双流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涵盖1个纲领性文件和13个配套文件的“1+13”国资国企改革制度体系,从国有资本优化布局、法人治理结构、国资经营评价考核办法等方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区属国企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余蕊均 摄
成都国资国企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今日上午,成都双流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涵盖1个纲领性文件和13个配套文件的“1+13”国资国企改革制度体系,从国有资本优化布局、法人治理结构、国资经营评价考核办法等方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区属国企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今年是成都的“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年和效率提升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成都市域范围内首个出台“全套”国资国企改革制度设计的区县。
双流的目标是,力争到2021年,设立的3家一级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1950亿元以上、所有者权益达850亿元以上,实现营业收入达15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达22亿元以上、税收达12亿元以上、劳动生产总值达75亿元以上,培育信用评级为AA+的企业2家、AAA的企业1家,控股或参股上市企业达3家以上。
一级集团公司重新定位
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为切入点,是成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双流此番延续这种操作,按照“一级企业负责资本运营和集团管控,二级企业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三级企业原则上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区属国企横向重组、纵向整合优化。
其中,原双流兴城公司、区交投公司、区聚源公司,重组为成都空港兴城集团、成都空港发展集团、成都空港科创集团3家一级集团公司,发展定位分别为城市综合开发建设运营商、航空枢纽专业投资运营商、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
同时,将原双流兴城公司、区交投公司、区聚源公司下属全资控股二三级45家企业,整合为24家,减少46.7%;对参股的二三级69家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清算注销业务较少的企业14家,占比达20.3%。精简集团内设机构,将3家一级企业原有38个内设机构减至18个,减少52.6%。
建立企业减负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双流版的激励约束和绩效考核机制,不仅强调“效率”,更突出“效益”。
具体来看,国资经营考核评价体系将以效率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通过对效率、效益、效能、奖惩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年度考核与国有企业年终效益绩效挂钩,实行“一企一策”,通过差异化、个性化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及分值,引导企业以效率和效益为导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激励企业高质量发展。
薪酬体系以业绩为导向,赋予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权,建议企业员工薪酬由“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两方面构成。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双流还将建立企业减负机制,从去行政化、强市场化两个方向、7个方面减负,力争到2021年,对国有企业经营类考核指标分值占比达80%以上,区属国有企业参会、处理区级部门文件量减少30%以上。
“让国有企业’轻装上阵’、精干主业,主动参与竞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双流区委副书记李杨俊表示。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发布会上,双流区副区长王小乐还对三家集团公司拟推进混改领域及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岗位有关情况做了说明,希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其中,空港科创集团(原区聚源公司),拟将空港中央公园改造提升、体育场馆运营、空港英才股权投资基金、空港创新天使投资基金等项目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并面向社会招聘资产评估师、法务经理及基金经理等人才。
空港发展集团(原区交投公司),拟将区内63个TOD站点开发、怡心湖土地开发及空港商务区内综合体开发等项目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面向社会招聘董秘、地产开发总经理及战略规划经理等人才。
空港兴城集团(原双流兴城公司),拟将产投基金、军民融合产城开发、工业园区一体化开发等项目与社会资本方进行合作,面向社会招聘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及基金管理经理等人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