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联邦快递承认“失误转运华为货件”:业内明确多项质疑点 呼吁调查和细节公开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28 23:11

    要消除当下业内外的质疑,联邦快递可能需要一份更加明确的对外解释和专门针对该事件调查的细节说明。

    每经记者 赵雯琪    每经编辑 王丽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凡 摄

    联邦快递(FedEx)“华为转运事件”持续发酵。

    5月28日,联邦快递(中国)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就“少量华为货件被失误转运”一事致歉,但同时否认有任何其他方面要求联邦快递转运这些货件。联邦快递称,有关货件正在退还至发货方途中。

    就在5月23日,联邦快递发布声明并否认称:有关近期社交媒体平台流传联邦快递将客户货件没收,并转运至美国检查的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

    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内的反转和“打脸”,瞬间将联邦快递推到舆论风口浪尖。不少网友调侃这是属于“精准失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快递业内人士亦从业务操作角度明确提出了质疑。

    显然,无论怎样,该事件都对联邦快递在中国甚至全球市场品牌都造成了损伤。

    要消除当下业内外的质疑,联邦快递可能需要一份更加明确的对外解释和专门针对该事件调查的细节说明。若以搪塞的公关措辞回应,或将加倍损害联邦快递在全球市场的公信力。截至记者发稿,联邦快递尚未有更多回应。

    联邦快递声明反转“打脸”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华为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而一些相关国际快递公司也屡有“拒收”“转运”等传言流出。

    5月23日,有微博网友曝料,称联邦快递未经许可,将华为包裹转送美国检查。当天联邦快递官方就出面否认。

    但据媒体5月28日报道,华为表示,联邦快递近期将从日本寄往中国华为的两件包裹寄到了美国,并试图将另外两件从越南寄往华为亚洲其他地区办事处的包裹也转运到美国,这些行为都是未经授权的。

    对此,联邦快递(中国)公司28日在其新浪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我们对于少量华为货件被失误转运表示抱歉。我们确认,没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联邦快递转运这些货件。有关货件正在退还至发货方途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针对联邦快递误分拣的解释,不仅网友评论称这是“精准失误”,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亦有快递业内人士也以调侃口吻对此表示质疑:“误分拣了?总包错发?有格口码,不是全自动流水线吗?”

    该快递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表示,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有规范的内部环节,快件在国家之间的误分率基本可以忽略的,尤其联邦快递这样的大型国际企业。业内日常谈论的误分拣更多存在于城市中的网点之间。也正因如此,如果没有细节说明,联邦快递轻描淡写一句“少量华为货件被失误转运”,难以让人信服。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联邦快递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理体系,同一时期连犯同类错误的可能性较小。

    5月28日,记者就此疑问向联邦快递中国区公关方面再次发出采访要求,但截至记者发稿,联邦快递方面尚未给出任何回应。

    联邦快递或不止品牌受损 业内呼吁调查和细节公开

    作为国际快递四巨头之一,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联邦快递均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广泛的业务布局。

    据联邦快递今年5月中旬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官方资料显示,2018财年,联邦快递集团的营业收入超过650亿美元,较2017财年增长了9%,并在《财富》500强美国公司榜单上升至第50名。

    近年来,联邦快递开始增强在亚太地区的运营网络,并开通新的航线。2018年,联邦快递推出新航线,将越南河内与中国广州的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连接起来。

    “联邦快递的核心业务是国际业务,客户都是大的企业包括国际500强企业和中国的标杆企业,其在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有相当大的市场竞争力。”快递专家赵小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同时他指出,联邦快递(中国)的前后两次声明没有提及事件的整个过程,存在一定的悬疑,无论怎样都对其品牌在中国市场造成了损伤。对于联邦快递的业务来说,短期内会有一定情绪方面影响,但是对于大的价值链客户来讲影响或许不是很大。

    杨达卿认为,联邦快递在中国主要是国际快递市场及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服务。此事如果属实,无论过程怎样属于失信违约。若以搪塞的公关措辞或许会加倍损害联邦快递在全球市场的公信力。

    不过,杨达卿补充道,目前发布声明的是联邦快递中国公司,总部还没有正式发声,联邦快递中国公司究竟有没有掌握真实信息,可能也需要打问号。

    对于有媒体传言华为已向中国邮政监管部门提出正式投诉的说法,截至记者发稿,华为尚未有正式回应。

    赵小敏认为,通过这件事,中国物流企业或许正迎来非常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对国内快递是否具备承接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离岸人民币短线飙升

    下一篇

    中国移动副总裁简勤:上半年推出首批5G手机 明年降价至1000-2000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