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青年汽车车载水制氢是黑科技还是炒作?业内:技术和成本都有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24 21:07

    你能想象有一天汽车不加油而是加水么?这不是未来科技,而是“正在发生”。在南阳日报一篇新闻中,青年汽车的水氢发动机正式下线相关内容引发舆论的一片质疑。青年汽车是否炒作?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专家寻找答案。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实习编辑 汤辉    

    加水,水制氢,车子就可以跑。不知道脑洞大开的科技电影会不会拍到这么一幕?

    最新一篇媒体报道引发热议。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发文《水氢发动机正式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文章称,水氢发动机在该市正式下线,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这条新闻引爆舆论,但更多则是对水制氢的质疑声音。

    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多名业内专家了解到,在他们看来,青年汽车这一水制氢项目更多是噱头。目前水制氢的技术实现较多的还是电解水制氢。而且电解水制氢一般不会选择市区,而是在水电站旁,利用过剩的电能。此外,电解水制氢后还需储氢设备,并不是上述直接车载水制氢。

    业内质疑“炒作”

    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南阳日报头版的一则报道,让青年汽车的“水制氢”技术火了。

    据报道,青年水氢燃料车不用加油,也不用充电,只加水,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轿车可达1000公里。青年水氢燃料车的工作原理是,车顶安置一个蓄水箱,车内特殊的转换设置可以将水转换成为氢气,再输入氢燃料反应堆,产生电能,然后驱动车载电机为汽车提供动力。而且,水氢燃料车所加的水并无水质要求,自来水、河水、海水均可使用。

    加了水,有了氢,车子就能满城跑?这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为此,今日(5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不少专家都质疑“水制氢”属于炒作。

    “这个不符合我们接触过的常识。”一上市公司旗下从事氢能源电池公司人士称,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把水转化为氢气。该人士还指出其中的逻辑谬误,“如果有这个转换的能量,为什么不直接变为动能?还要多此一举转为氢气。”

    “我觉得他有这么一个炒作概念的嫌疑,所以大家相对会比较反感。”云浮(佛山)氢能标准化中心主任赵吉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当然,青年汽车曾介绍,并非是直接从水变为氢,而是有“特殊的转换装置”。按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的说法,是在水里加一种类似催化剂的“料”。但这个催化剂的成分却是最为神秘,外界尚不得知。

    “我猜测这个技术可能是铝与水,加催化剂生氢的一种技术,目前也有团队在做。”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田泽普向记者表示。

    赵吉诗推测,也有可能是金属镁,金属镁、金属铝同水发生化学反应,然后产生氢气。

    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金属镁、金属铝甚至金属钠作为活性材质,都可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但一般催化剂本身的用途是不参加化学反应,“催化剂一般是为化学反应提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水制氢”另一违背常识的技术便是储氢。车载水解制氢技术是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储氢设备在车内。但氢又不太稳定,易燃易爆。

    有业内人士表示:“城市里面一般没有制氢企业,一般会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而从现有资料来讲,青年汽车并未过多阐释储氢安全性。

    而据红星新闻报道,记者在现场找到了那辆“水氢车”。从视频中来看,这辆“水氢车”外形是普通白色货车,后部货厢放着一个锅炉状的灰色金属容器,车辆发动时还有轰鸣声。车内构造简陋,并没有更多出奇的地方。

    8成制氢靠煤和天然气

    青年汽车的“水制氢”引发争议,但从获取氢气角度来看,现实技术条件已可“水制氢”。

    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就是电解水。水电解制氢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制取氢气的方法。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制氢是可以的,但成本消耗是个问题。”中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张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电解水高耗能,对反应温度和压力都有一定要求。电解水的主要成本还是在电,其说:“一般是5度电制一方氢”。

    中泰证券研报中称,目前每生产1立方米常温常压氢气需要消耗5~5.5度电,采用最便宜的谷电制氢(如0.3元/度),加上电费以外的固定成本(约0.3~0.5元/m³),综合成本在1.8~2.0元/m³,即制氢成本为20~22元/kg。

    所以,只有在电价较低时,电解水制氢才具有商业化的可能性。为降成本和能耗,一般电解水制氢会依赖当地水电站。前述其中一位人士表示,电解水制氢会选择发电站的丰水期,因为可以利用过剩电能,降低造氢成本。

    一些新的技术或让水制氢技术提升。据报道,今年5月13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侯阳研究员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单原子OER(一种生成氧气的反应)催化剂,能使电/光电催化水裂解析氧反应更加高效,从而提升氢气制备的效率,这种新型催化剂可降低80%的制氢成本。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电解水制氢仍处于研发阶段。

    实际上,国内工业制氢技术主要有以煤、天然气、石油等为原料的催化重整制氢,氯碱、钢铁、焦化等工业副产物制氢。特别是煤炭和天然气是我国人工制氢的主要原料,占比分别为62%和19%。

    传统化学能源的能耗问题依然存在,太阳能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也是未来方向。但高科技的制氢路线,仍面临规模化的问题,瓶颈还是在转换效率和成本。

    “理论成熟不代表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从理论到产业化应用需要论证和实践。”赵吉诗表示,氢燃料电池技术上世纪60年代就在航天领域有应用,但直到现在才开始有商业化应用前景。

    据媒体最新报道,南阳高新区管委会认为青年汽车的水氢车是研发实验。没人知道从项目实验到最终形成规模商业化运营需要多久。科学研究应是严谨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科学精神。青年汽车把未成熟项目,以这样扯眼球方式抛出,背后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很多人不由想起1984年著名的“水变油”案例。一个哈尔滨普通司机声称发明了“水变油”,称热值高于普通汽油等。随后,这项发明被不少人士肯定,获得了不少投资。10余年后,多位科技界专家质疑“水变油”的真实性,联名呼吁调查“水变油”投资对经济建设的破坏。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涉737MAX停飞的12家中国航空公司全部向波音提出索赔

    下一篇

    印度一家培训中心发生火灾 造成至少15名学生死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