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孙桐桐 每经编辑 张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在市场寒冬下,长安汽车进入“至暗时刻”。
长安汽车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前4个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约57万辆,同比下降32.54%。旗下两大合资品牌销量下滑明显,其中长安福特销量“腰斩”约为5.16万辆,与去年同期约16.83万辆的销量相比,下滑69.33%;长安马自达销量约为4.2万辆,同比下滑32.63%。
雪上加霜的是,长安自主销量更为惨淡,4月销量不足5万辆,并“罕见”跌出乘联会汽车厂家月度销量前15名榜单。
受合资、自主板块销量双降影响,长安汽车业绩也连续大幅跳水。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营业收入约为160.08亿元,同比下滑20%,净利润亏损20.96亿元,同比下滑250.62%。
寄望长安福特“回暖”
尽管车市不景气,但长安汽车业绩大幅下挫却让人大跌眼镜。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长安汽车曾在财报中解释称,是因为“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
一直以来,被称为“利润奶牛”的长安福特,曾一度为长安汽车贡献近九成利润。数据显示,2016年,长安汽车净利润约为102.85亿元,其中长安福特贡献收益达90.29亿元,占长安汽车净利润的87.7%;2017年,长安汽车净利润下滑至约71.37亿元,长安福特仍旧贡献60.39亿元,占净利润的比重达84.6%。
“当年,福特的单车净利润在2万元以上,远远高于大众、通用等外资品牌。”国信证券首席研究员梁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随着2018年长安福特销量“腰斩”跌至37.77万辆,长安汽车业绩也大幅跳水。数据显示,2018年,长安福特亏损超过8亿元,长安汽车的净利润也随之下降约90%,缩水6.8亿元。
2019年,长安福特的颓势仍未改变。今年前4个月,长安福特销量跌幅近70%,继续拖累长安汽车的财务数据。有分析认为,车型老化、更新迭代速度慢、本土化程度不高致使福特在中国市场节节溃败。
除了长安福特,长安汽车旗下其他合资品牌也尽显疲态。长安马自达2018年销量同比下滑11.8%,长安PSA旗下的DS品牌更是自顾不暇还需要长安输血,而铃木汽车早已无心中国市场,长安铃木在市场的存在感也随之越来越低。由此可见,福特品牌在华能否重塑辉煌已经与长安汽车的未来业绩表现息息相关。
目前,福特正在采取积极措施,试图尽快走出销量困境。今年“福特2.0”战略发布后,中国与北美已并列为福特汽车的两大核心市场。未来三年内,福特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30款新车型,产品涵盖福特和林肯两大品牌,其中超过10款为新能源车型。
“福特将在智能化和本土化方面加速,包括与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加速推出智能产品。加上林肯国产车型的推出,单车利润率将很可观。” 梁超认为,目前长安汽车处于价值被低估状态,随着长安福特新车周期的到来,未来扭亏希望可期。
据记者了解,长安福特在今年将开启强产品周期。2019年,福特在华将有锐界中期改款、Escape、林肯海盗船上市;2020年一季度福特大型SUV探险者国产化、林肯飞行家上市;2021年将有全新锐界和林肯航海家上市。财通证券分析认为,此轮长安福特强周期的亮点在于将林肯品牌纳入在内,有望显著提升长安福特盈利能力,助力长安汽车恢复至百亿元利润规模。
培养新的“利润奶牛”
“长安这两年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让合资企业摆脱‘利润奶牛’的身份。”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也是当前不少车企的紧迫任务,要让自主品牌撑起企业的业绩增长。
然而,长安自主4月销量不足5万辆,要想扛起业绩增长的大旗颇为艰难。“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非常关键,已经成为长安最为宝贵的差异化战略能力。”谭本宏表示,长安汽车坚持每年将5%的销售收入投入到研发中,每年投入70亿-80亿元,2016年-2018年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9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从去年开始长安汽车已发起“第三次创业”,开始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聚焦智能化、新能源领域,以创新为驱动,大力开展品牌升级与产品升级。目前总投资43亿元的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该研发中心拥有设计、试验、管理等7大功能,仿真分析、噪声振动、被动安全等12大领域,混合动力、空调系统、非金属材料等180个实验室以及运用云技术打造的大数据中心。
在谭本宏看来,全球研发中心将成为长安汽车的“大脑”,为其转型升级提供新引擎,也是推进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的重要一步。
“长安自主品牌在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力、体系力等方面还处于深度调整中,目前预计调整时间要远长于预期。”天风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邓学认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