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地处沪宁杭腹地,“无名之辈”湖州如何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10 17:55

    近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湖州南太湖新区。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都说处于大城市之间的城市比较尴尬,且不论直辖市、省会城市这类明星IP光环,哪怕对比太湖对岸“苏南模式”下的无锡、苏州,浙江省内“温台模式”下的温州、台州,湖州的发展都显得过于低调。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实习记者 刘美玲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

    提起湖州,你有什么印象?或许,你根本没什么印象。

    翻开官方简介,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离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

    都说处于大城市之间的城市比较尴尬,且不论直辖市、省会城市这类明星IP光环,哪怕对比太湖对岸“苏南模式”下的无锡、苏州,浙江省内“温台模式”下的温州、台州,湖州的发展都显得过于低调。

    近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湖州南太湖新区。这个刚成立的新区,和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共同组成环杭州湾经济区的“四区”。

    借着这点存在感,我们来聊聊湖州,这个长三角的“无名之辈”。

    1. 隐于太湖

    湖州,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江南城市。

    历史上的湖州是一个存在感很强的富庶之地。凭借丰富的水资源和京杭大运河的优势,湖州的丝绸自明清时代就行销全球,湖丝和湖丝商帮更是晚清时期重要的商贸势力。

    但时至今日,湖州的经济逐渐没落。环太湖五大城市中,2018年湖州GDP总值2719亿元,同处南岸的嘉兴4871.98亿元,北岸的苏锡常分别为1.85万亿元、1.14万亿元、7050.3亿元。

    与苏州、无锡不在同一量级,对比区位条件相似的嘉兴,其GDP总量也达到湖州的1.79倍。有人把湖州经济的尴尬与当地的“八坦文化”联系起来。在湖州,当地人常说“八坦八坦”,意思是“不急慢慢来”,悠闲惬意之感不言而喻。

    但如今“八坦八坦”的湖州人却似乎有点沉不住气了。“我们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2018年6月,刊发在《湖州日报》头版这样表述。

    为了倒逼提效能,推进改革,湖州市长钱三雄甚至设置了低效能部门评选。在去年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钱三雄也提到要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

    具体而言,湖州要“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全面对接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宁杭生态经济带和G60科创走廊建设,开展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

    2. 重出“江湖”

    不愿再做“无名之辈”,拥有先天区位优势的湖州,要如何借力?

    钱三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湖州要加快高质量赶超,必须跳出湖州看湖州,从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扬优势。

    当前,湖州的关键一步是融入浙江省会杭州的“朋友圈”。在《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提出的环杭州湾经济区“一港、两极、三廊、四区”空间布局中,“四区”即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

    为什么湖州的南太湖新区被列入“四区”?区位是重要原因。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人士表示,

    湖州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中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它也在杭州都市圈的范围内,杭嘉湖区域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要把湖州纳入到大湾区的范围。

    走出浙江省,湖州还面临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

    作为G60科创走廊9个成员城市之一,湖州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龙头作用下,有望实现下一个高质量增长点: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8年1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发布,湖州被纳入上海“1+10”同城化都市圈和“1+7”大都市圈。在当地电视节目上,湖州发改委主任梅梓华曾表示,“上海2035”规划的出台实施,终于使湖州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从“单相思”转向“谈恋爱”。

    湖州成功融入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的“朋友圈”后,两城互动频繁:

    2018年12月10日,湖州市政府赴上海主办“长三角一体化——南太湖新区推介会”,并与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8年12月底,湖州出台《加快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9年1月,湖州出台《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建设实施方案》,以上海为龙头,湖州为策源地,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绿色家居等六大产业。

    3. 苦练内功

    重出“江湖”,不止要借力,还要自身给力。

    正如钱三雄所言,湖州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靠自然生长,恐怕要等到“花儿也谢了”。

    湖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徐育雄指出,当前湖州直通上海的高铁缺失、产业能级不高,接轨上海还存在着能力不强、互补性合作深度不够、接轨平台载体不够完善等问题。

    苦练“内功”,湖州的第一步是交通。高铁是湖州的重要发力点。在建的沪苏湖高速铁路起自上海市虹桥站,途经苏州,终至湖州。高铁建成后,只需30分钟左右便可直达上海。

    湖州发改委合作交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三年,沪苏湖、商合杭、湖州至杭州西等高铁加快建成运行,与上海港及空港建立紧密关系,实现长三角其他大中城市高铁1小时、上海半小时通勤。”

    对此,浙江海洋大学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则认为,高铁更多是实现人的通行,货运需要新的出口。“宁波有海,无锡有江,而湖州在内陆,只有太湖。这个货运量是完全不同的。”虽然湖州已有申苏浙皖、申嘉湖高速公路,但“高速公里运输成本较高,很难实现规模效应。”

    湖州西货场为湖州的货运提供了契机。今年一月起,湖州西货场投入运营,长三角内陆地区新增一个出海口。宁波舟山港海港功能将通过铁路延伸至湖州,当地的货物可在这里装车通关,抵港后直接装船运往目的地。

    除了交通方面,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着力‘绿色智造’,以绿色产业为主线,重点发展健康养生、绿色金融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南太湖新区的定位重点也提及了“打造全国‘两山’理念转化实践示范区”。

    黄建钢建议,“湖州靠山靠湖,生态好,适合发展旅游业,打造宜居城市。环境好,再加上沪苏湖高铁通车后和上海关系紧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把人吸引过来,比如加强房价控制,承接异地办学等。”

    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湖州也在配套政策上“主动出击”。《加快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两地医保及社保制度基本实现互通。产业协作上,湖州也将紧抓上海产业协作基地布局的机遇需求,与上海高端产业构建合作互补体系。

    面对不断加快的进程,黄建钢也提到,上海同城化的机遇和风险并存。“利用好,还是被利用?这需要湖州进一步的思考和创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每经小强快讯:8-3 律师补充法律意见书(一)

    下一篇

    晶丰明源等多家科创板上市受理企业获上交所问询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