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目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连续7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
4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作《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13158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
在乡村产业形态方面,2018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9万家、营业收入14.9万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8年接待游客3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乡村服务业创新发展,2018年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
同时,乡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43家。
从《报告》来看,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产业要素活力不足、产业链条仍然较短、产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等。
为此,《报告》中指出将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具体包括: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持续做强现代种养业、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健全完善政策体系等。
《报告》强调,要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打造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重点产区和优势区集聚。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支持开展加工流通等多种经营,向综合合作社方向发展。扶持一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
同时,《报告》指出,要培育一批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