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度丨民办幼儿园变天,资本转身涌入托育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4-02 12:26

    2018年,托育赛道获得融资10起,多集中在天使轮,融资总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随着民办幼儿园“一夜入冬”,资本开始瞄准0~3岁的婴幼儿托育赛道。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实习记者 姚亚楠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新生儿的到来为家庭带来幸福与希望,也伴随着无尽的责任和压力。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受到良好的照顾、培养和教育更重要,不论是来自父母、学校还是社会,因此各类教育机构也成为创业者和资本的首选。

    过去,民办幼儿园一直是幼教领域“香饽饽”。但自去年底“史上最严”学前教育新规落地,民办幼儿园“一夜入冬”,资本化之路几乎被堵死。于是,资本将目光瞄准了“更早期”的赛道——0~3岁的婴幼儿托育行业。

    郭静是一名幼儿托育行业的连续创业者,在2013年和2018年两度创业。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规发布后资本对托育市场关注度大大提升,“过来聊的投资人明显变多了”。

    风来了?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

    郭静提到的“新规”是2018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规定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这一政策无疑迫使通过证券化退出、实现收益兑现的早幼教资本撤离赛道,而射程之外的幼儿托育机构开始成为资本青睐的避险港湾。

    来自i-EDU智库的数据显示,2018年托育赛道获得融资10起,多集中在天使轮,融资总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其中,千万级融资3起、亿级融资1起。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全部,托育不是教培行业,它的地域属性极强且覆盖范围小。

    托育机构在我国并非新鲜事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托儿所几乎遍布城乡,在大中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都能看到其身影。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出生人口减少等因素,托儿所几乎消失了。

    而在近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等背景下,托育短板话题重回大众视野。原国家卫计委2016年在全国十个城市对0~3岁托育服务需求和供给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3受访者有社会托育服务需求。在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务院妇儿工委联合进行的四省市调查中,这一数值攀升至48%。

    与旺盛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严重滞后的供给。上海市妇联2017年初的调查数据显示,88%的上海户籍家庭需要托育服务,有超过10万名的2岁儿童需要托育服务,而上海市合计招收幼儿数仅为1.4万名左右。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即使在城市,3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率也不足10%。这一数据与其他低生育国家的情形有天壤之别:近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3岁前婴幼儿进入正规照料机构的约占32%,丹麦甚至超过60%。

    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又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即使有这样相对专业的身份,郭静在2013年成为妈妈后依旧感到无助。“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是0~3岁这个阶段,妈妈承担的责任非常重,但没有办法获得比较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一是不太专业、便利性差,二是动辄几千的托育费用太高了,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承受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菊华曾撰文指出,中国目前社会托育服务的基本型态是:机构服务总量极其不足,服务结构严重失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效率十分低下。

    进入2019年,随着政策层面的推动,0~3岁托育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成为全国两会最火热的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资本垂青、政策加持、旺盛需求与滞后供给悬殊巨大,种种迹象表明“托育”正在被推向风口。

    被看好:投资人对托育行业充满信心

    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潘翔在2017年底就决定投资儿童托育连锁品牌“袋鼠麻麻”,他非常看好幼儿托育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潘翔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一判断来自三方面数据的支撑,“中国的城镇化率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国也一直致力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当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到城市工作,孩子的养育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爷爷奶奶不跟随到城里承担育儿工作,年轻的父母就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照料孩子,托育机构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次,2016年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半数以上。潘翔认为,一个二孩家庭在第二个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大概率会选择相对比较省时省力放心的方法,这也是托育机构的机会所在。

    “此外,不同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多女性专注于家务及子女成长,中国女性参与劳动率从全球范围来看是非常高的。从这三方面数据来看,幼儿的托育服务在中国将会有很乐观的发展前景”,潘翔表示。

    拼图资本创始人王磊同样对托育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0~3岁年龄段的托育机构现在正处于发展期,最近一两年比较受资本关注。一方面,众多家庭在婴幼儿照料方面的刚性需求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关于托育行业的政策处于相对宽松的时期,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除了投资人基于数据的理性判断,采访中多名托育机构创始人向记者表示,把孩子送进托育班并非都是无人看管的无奈之举,他们看到更多的是消费升级趋势下,新晋父母对科学养育服务的渴求。

    “隔代教育曾是很多家庭0~3岁孩子的抚养方案,但初为人父母的80后、90后对科学养育更为关注,隔代教育因为理念、生活习惯又存在诸多问题,这一群体对于托育行业有了更新的需求。”袋鼠麻麻创始人兼CEO索玛向记者表示。

    “年轻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更早接受到专业看护和教育”,凡希儿童之家董事长张朝阳告诉记者,他遇到过妈妈瞒着家里老人为小朋友报名的情况。在他看来,0~3岁的婴幼儿培养能力、习惯养成正当其时,专业的托育机构、育婴师在给予孩子相应的正面刺激与引导等方面可能做得更好,也能为父母科学育儿提供更专业的支持,“这些观念,80后、90后年轻父母接受度还是挺高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减税降费“重头戏”进行时!深化增值税改革在沪落地实施

    下一篇

    交行董事长彭纯或将出任中投公司董事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