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介绍,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廖丹
图片来源:新华社
停滞多年的核电领域,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4月1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介绍,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刘华强调,我国现有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56台,机组数量已达到世界第三位。中国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
自2015年12月以来,中国核电行业经历了三年多的“零审批”状态。但是,近段时间以来,核电项目重启的信号明确。
在今年3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示当天受理的《福建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两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显示,漳州核电1号机组和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计划于2019年6月开工。
同时,按照此前国家提出的核电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将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以此预计,每年将要开工6~8台核电机组。
在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刘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曾强调,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既符合国情又接轨国际的核安全监管体系,包括相对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全过程全范围的核安全许可制度,专业相对完整、分工较为明确的监管机构队伍,贯穿立法、许可、监督、执法、应急、辐射监测、公众沟通等所有工作环节的内部程序制度,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核安全监管工作。我国核安全监管模式与国际接轨,监管水平不低于世界任何国家。
根据刘华在当时介绍,我国现在共有核电机组56台,其中,运行机组38台,在建核电机组18台,在建机组数量世界第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