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SaaS在我国大规模兴起,掀起了创投圈的一股热潮,引得PE/VC争相布局。在陷入一段相对“安静”的发展期后,“安静”的局面出现了反转——今年1月以来,该赛道融资扩张加速、资本快速回暖。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实习记者 唐如钰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大窗口期已至,是否也意味着行业壁垒已高企,市场即将由蓝转红?对此,多位受访对象均表示,前几年的发展仅能视为SaaS的一场“热身赛”,如今才是上半场的开始,市场空白仍多。
GGV纪源资本执行董事吴陈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该行业是典型的高天花板赛道。随着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意识的不断加强,未来企业每年在IT或SaaS方面的投入将超过其在广告领域的支出。换言之,这至少是个近万亿级的赛道。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市场上的SaaS公司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SaaS兴起之初便成立的泛通用平台,该类公司通常以HRM(人力资源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协同OA、ERP为切入点,凭借产品的“普世”价值敲开了市场的大门。而后,随着通用领域产品的成熟和赛道选手的增多,部分企业开始瞄准细分行业,开发更具针对性的通用产品。
例如,喔趣即是一家以排班考勤薪资为核心的HRM服务商,近年来也将业务瞄准餐饮、安保、物业等细分行业。储峰向记者表示,“我们只会做喔趣核心功能相关的产品,沿着HR这条线去深挖具体行业的产品价值。”
第二类是在成立之初就果断舍弃通用功能,而将应用定位于特定场景的公司。比如,在2015年获得北极光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的微步在线,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网络安全和威胁情报防御的供应商。
微步在线市场合伙人李秋石向记者表示,公司从一开始就专注于网络安全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基于信息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看重了该赛道的空白和市场规模。目前,该公司已在金融、能源、互联网领域有百余家中大型客户。
第三类则是聚焦于垂直行业的SaaS服务商。该类企业通常入场较晚,在泛通用领域选手密集、壁垒渐起之时另辟蹊径——选择深耕垂直行业的平台。例如,于近日获得大额融资的制造业SaaS服务商“博依特科技”以及致力于果蔬供应链管理的“中农普惠”均属于该类企业。
不难看出,中国SaaS刻画出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泛通用领域—特定场景—垂直行业。对此,张朋表示,这样的路径也符合发展逻辑——先入场企业通过通用型产品积累数据和资源,再结合自身优势向细分行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入场相对较晚的平台则以具体场景、垂直行业为切入点并做延伸。
前述从业人士评价称,通用和垂直并不互斥,而后来者找准场景或行业切入不失为聪明的做法,“这样也可避免与已有先发优势平台正面冲突”。
罗旭则指出,通用领域、特定场景、垂直行业企业并存的局面,标志着行业清晰的竞争格局已形成,“不同应用类型赛道的基础壁垒已形成,也各自出现了颇具竞争力的平台,但中国SaaS的上半场才刚刚开始,往后如何走、产品怎么深化、变数还很多”。
清晰的竞争格局形成后,客户资源又是如何分配的?
通常SaaS产品即买即用、付费门槛低以及迭代快的特点,让其先天具备了对中小微企业的吸引力,同时,中国海量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是市场的蓝海所在。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目前中大型客户仍是我国SaaS服务商争夺的对象。
储峰就表示,中国的SaaS市场与理论不尽相同。以喔趣为例,其成立之初瞄准的是中小微企业,但很快便调整了策略、转向中大型企业。其一是因为当下我国中小微企业尤其小微企业存活率不高,不少小客户难以活到第二年续费之时;其二是小企业对自身业务信息化的投入有限,付费能力不强;其三则是,小企业系统更换成本低、价格敏感度高、忠诚度差。这也直接导致了SaaS服务商对小客户拉新、留存难。
此外,2016年免费办公软件钉钉的入局吸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而中大型企业较好的抗经济周期能力和付费能力就成了SaaS公司看中的“甜点”,“这样也倒逼着我们去服务中大型客户”,储峰说道。
罗旭则认为,随着SaaS普及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也逐渐意识到SaaS模式的经济、便捷,开始由自主IT部门开发软件转向购买成熟的商业SaaS。
“从收益的角度讲,也是大客户更具吸引力。”李秋石说道。
吴陈尧向记者介绍,现阶段SaaS企业的核心客户实际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的央企、国企以及能源、电业等经济支柱行业的头部公司;另一类则是对SaaS产品价值有着先天认可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微企业不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未来中小微企业仍是SaaS服务商的蓝海。”
往后走,平台是应坚持其固有模式继续做SaaS产品还是转向厚重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定制路线?对此,受访对象向记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吴陈尧就建议,“企业可量力而为,但原则上不要轻易妥协去做定制化。”定制化意味着企业必须花费大量资源与精力去组建PaaS平台。这对初创企业来说是巨大的负担,甚至可能成为投入的无底洞。
而罗旭则认为,PaaS将是未来整个行业的分水岭,其所带来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将是决定性的,“只有真正具备定制化的配置能力后,才能用更高效、简单、开放的方式去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平台的潜能也会被充分释放”。
资本+行业的双红利驱动将SaaS推入了快速发展的窗口期。是否很快能有一批估值、辨识度双高的企业“跑出来”,甚至出现一波IPO潮?
对此,多位投资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不应急于求成,“更不应以互联网企业的成长速度去对标企服行业”。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SaaS的成长路径亦有经验、案例可参考。
以美国为例,其本土市场对SaaS的认知接受程度、基础设施和系统API互通情况均领先于中国。如此条件下,一家优秀的SaaS企业从成立到IPO平均需要约8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规律对中国企业也是具备参考价值的”,张朋说道。
张朋还指出,2014、2105年的资本热潮让部分企业估值飞涨,也间接给予了市场和创业者可以飞速成长的错觉,从而忽略了行业健康成长的本质,“这值得资本和创业者反思”。
明势资本合伙人焦腾则向记者表示,SaaS的大规模爆发,还有赖于和产业升级与赋能相结合,企业的成长要回归到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上。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更具备脱颖而出的潜力?多位受访对象表示,更看好能将行业技术红利与产品充分有效结合的平台。
吴陈尧则进一步指出,专注于医疗、智能农业、金融、客服等垂直行业的公司将大概率先“跑出来”。未来随着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与农业会率先被AI和物联网支撑的系统或软件服务所改造。例如,辅助诊疗SaaS可精准、快速地对病患进行预判、分诊,甚至实现初诊。农业则会因物联网技术而从粗犷型生产彻底转向智能、精细化的生产模式。
换言之,SaaS在农业、医疗、金融行业所扮演角色会是生产工具而非提效工具,“用与不用是天壤之别”。
更多创投新闻,请关注外光锥创投(微信ID:waiguangzhui)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