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专访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200个经贸摩擦预警点遍布全球 将搭建一站式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07 22:30

    高燕表示,目前,我国在全球有200个经贸摩擦预警点,在国内也有30多家经贸摩擦预警机构。中国贸促会将搭建境外投资全流程、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外国法律资讯、外国投资法律调查报告等服务。

    每经记者 李彪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围绕高水平开放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诸多创新、务实举措。而外商投资法(草案)的修订和审议,又为新时期我国构建法制化的外商投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和依据。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高燕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外商投资法(草案)的修订和审议是非常及时的,这是营造我国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外商投资法的审议和修订并非迫于外在压力,而是我国自主扩大开放、依法治国、自我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内生需求。”

    高燕表示,我国对外开放迈入新时代,已经不是过去的“延长线”,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国家修订外商投资法,将会对未来更高水平开放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国也将继续成为外商企业投资的热土。

    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吸引外资,企业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经贸合作的实践主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步伐显著加快。

    中小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将获得哪些政策层面的支持?2019年,贸促会又将出台哪些支持中小企业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举措?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给相关企业带来怎样的新机遇?针对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高燕会长进行了专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参加全国两会 每经记者李彪 摄

    提供“一站式”和“全流程”服务

    NBD:当前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分工的规模越来越大,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很多。对此您怎么看?

    高燕:贸促会把为企业服务,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还是外国的中小企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应该如何参与?客观来看,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便的地方。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对信息的获取能力也比较弱。所以未来,我们一方面会加大推介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把为企业服务的工作做实。

    具体来看,贸促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定期发布信息,通过经贸活动云平台发布经贸活动信息和预警信息。另一方面,我们编制发布了《中小企业自由贸易协定利用指南》,帮助企业准确把握自由贸易协定优惠待遇及操作规程,提高中小企业自由贸易协定利用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NBD: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贸信息以外,还将会有哪些举措来助力中小企业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呢?

    高燕:在整合内外资源方面,我们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贸促会与137个国家和地区的318家对口机构及国际组织建立了362个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38个驻外代表处以及11个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提供更多优质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另一方面则是完善中小企业商事法律服务。搭建境外投资全流程、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外国法律资讯、外国法律查明、外国投资法律调查报告等。

    目前,我国在全球有200个经贸摩擦预警点,在国内也有30多家经贸摩擦预警机构。我们还将继续拓展规模,帮助企业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强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的支持。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小企业需借力差异化优惠政策

    NBD: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转移。当前,这些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以后的发展情况怎样?

    高燕: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提出来好几年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腾笼换鸟”。当前主要是向西部转移。据我了解,现在一些西部的省区承接加工贸易之后发展情况是比较好的。

    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的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实施这一计划之后,当地加工贸易进出口大幅增加。还有包括四川省、云南省,都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主要省份,通过不断出台创新优惠政策,发展得都非常好。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以借助西部省份差异化的优惠政策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NBD: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走出去”?

    高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首先要善于利用驻外使领馆、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以及境外中资企业协会资源,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情况、基础设施状况、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贸易投资政策。

    其次,要通过当地中资企业协会,向已经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学习取经,分享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再一个方面就是要及时掌握目标国政局和政策变化,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执政阶段,所实施的贸易投资政策通常是动态的、易变的,包括贸易壁垒、出口管制政策、投资保护政策、歧视性贸易政策等经常变化,这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是政策风险。

    当前,最根本的还是要练好企业内功。特别是要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辅助生殖医疗市场迎“红海”?头部效应下投资机构需谨慎入场

    下一篇

    特斯拉将取消中国一线销售人员提成 逐步关闭线下门店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