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展望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实习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叶峰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远期展望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在创新科技发展,引领区域投资形成协同发展规模方面,纲要指出将对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纲要也对在大湾区内进行创业投资,构建多元化投融资营商环境等方面做了明确指示,包括支持粤港澳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就重大科研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允许相关资金在大湾区跨境使用;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以及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资金及人才流动更通畅
两年前,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Hong Kong X Foundation,以下简称“X科创平台”)在香港佐敦上海街80号问世,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香港大学教授陈冠华等为其助力。
由于李泽楷是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的导师,后来汪滔的无人机梦想在深圳起飞,也使得该平台从创立之初就自带科创投资的明星光环。不过,在两地实现由基础科研向产业孵化转型的过程中,大湾区内却面临着资金和人才流动的诸多限制,这不仅是当时众多明星创投和企业的痛点,也是该平台创立的初衷——加快资金和人才的流动。
“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优势,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当前遇到的最大瓶颈是创投资本以及科技人才流通不畅。”香港大学教授陈冠华曾公开表示,香港的风投基金要将港币转成人民币才能投入内地市场,两地资本融通并非完全顺畅,直接影响了大湾区的科技创新。
对创业者而言,这样的“不便”使得他们在融资时往往只能兼顾一头。钱方联合创始人李英豪是香港人,他在内地起步创业时,寻求最初的融资方式是人民币融资,据他介绍,如果接受香港基金投资,则意味着需要货币转换,投资交易流程变得繁琐。
事实上,由于香港和内地的审批流程和政策要求不同,两地人员的交流往往受限。中山大学某知名教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每年申请获得的香港研究院、香港本地高校的科研项目并不少,“但由于出入香港的次数限制以及专项资金的使用限制,导致很多项目的产学研不能及时跟进,造成精力和资源的浪费。”
不过,类似的情况或在本次纲要落地实施后,予以化解。纲要指出,支持粤港澳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就重大科研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允许相关资金在大湾区跨境使用。这意味着,有关创新的要素中,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产学研资源将有进一步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的可能。
为落实粤港澳产学研互通机制的打通,粤港澳三地在此前一段时间已有布局。据《南方日报》报道,截至2018年11月底,粤港澳高校本科合作项目已接近190项,科研基础方面,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共18家,其中,香港16家,澳门2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家;教育部国际合作实验室(与港澳共建)5家;广东省教育厅粤港澳联合实验室5家。
但在专家视野中,如此规模和积极性仍有待提高,这也正是本次纲要寄望改善的核心之一。2月18日,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合作攻关必须要在联合攻关的背景之下,才能解决人流的问题。
他指出,虽然目前香港在内地联合设立的研究院不少,但对香港这个“基础科研”实力雄厚的地区而言,能够北上的资源远不止当下水平。去年9月,广州市印发《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将发挥香港基础研究和国际化环境优势,大力推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建设。此外,香港本地的公立及私立科研院所众多,且多数在学术专业领域走在国际前列,陈鸿宇表示,未来随着人才资金的互通,优质资源北上的动能仍将持续。
为扎实落地相关改革的推进,纲要中指明,支持粤港澳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陈鸿宇表示,这意味着有望成立一只带有中央、广东省、香港和澳门四方带有政府引导意味的专项母基金。“通过基金的成立,一来可以撬动民间资本跟进,对大湾区内部企业进行投资;二来也是对项目属性的一种认可,实现资金扶持和品牌效应的双向结合。”
此前,X科创平台正就曾与深圳前海合作建设孵化加速器,深圳市政府就拟将通过天使母基金帮助孵化加速器发展与创新,未来随着粤港澳联合创新专项资金的陆续到位,更高层次的国家级的战略新兴母基金有望在大湾区内正式落地。
加速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政策托底将使得人才互通和资金往来更有保障,不过对于项目从纸上落到实处,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体现在如何把技术更有效地落地,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发挥价值。对此,纲要中也明确,将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
去年6月和12月,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下的投资协议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标志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合作迈入新阶段。据统计,在粤港澳经贸合作与双向投资发展过程中,2017年广东对港澳进出口额、实际吸收港澳投资和对港澳投资分别占全省的17.3%、82.8%和57.5%。
值得注意的是,港澳参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据《南方日报》报道,南沙、前海、横琴进驻港澳资企业分别达1700家、8000家、2800家;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南沙粤港澳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基地建设加快,累计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868家,其中国家级110家。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仍是困于目前政策和观念上的差异,三地在对产学研落地闭环的打造上存在着软肋。深圳某大型PE投资总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曾对香港一家专做建筑CT扫描的公司非常看好,该项目也是香港多所大学联合申请的专利,彼时愿帮助其在内地扎根,无奈的是,当核心设备引进时,内地需要他们缴纳高昂的税费,这令企业不堪重负最后搁浅。该总监表示,主要是内地法规中对此类设备的通关要求一律按照进口来要求,而忽略了团队本身其实是想把这项好的技术推向内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做法虽然可惜,但并不鲜见。陈鸿宇告诉记者,目前粤港澳三地的创业氛围浓厚,但在政策的相互兼容上依旧存在短板,“外面的好东西难进来,我们的项目难出去。”他指出,纲要中将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其实就是要在三地间建立“特事特办”专区。
好在广东省内已为此做了专项布局,省内已推出了“便利湾区”18项举措。前海、横琴、南沙率先实现港澳居民就业免办就业许可证;专业资格互认深入推进,前海、横琴试行香港工程建设模式;全省有52所高校面向港澳招生,港资澳资医疗机构达46家。
陈鸿宇补充道,未来可以在三地设立政策叠加区,分别利用三地的人才、产业和地理优势划设特定的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如在深圳设立特事特办区,将香港来此发展的创投公司、风投企业的工商注册事宜、贷款事宜和监管事项按照香港或澳门的标准进行“特事特办”,用最优惠最亲民的方式吸引人才和资金入驻。
“孵化不是简单的做基础研究,而是要形成产业集群,把产品同产业链和市场联系起来,帮助初创企业走完最后一公里。”陈鸿宇表示,香港的基础科研实力雄厚,未来随着成果转化平台的落地,大湾区内有望再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科技园区等国家级创新科技产业孵化园,并有望结合湾区特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资本助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资本已经成为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于大湾区建设相关的,本次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将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陈鸿宇告诉记者,投融资体系涉及汇率结算和政策法规,改革难度不小,特别是大湾区内涉及的城市及产业生态均不相同,资本在实际对接过程中,即有来自对当地发展认知的不足,也有外资对资产资质挑剔的眼光作祟。“本次拟将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实际上就是在现有的国际化投融资基础上再做巩固,并以此做大规模,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外资进驻。”
今年年初,珠海市下发《珠海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标志着QFLP(即由境外企业或个人参与投资设立的,以非公开方式向境外投资者募集资金,投资于国内非公开交易企业股权的企业。)试点在珠海正式落地。
根据《暂行办法》,相比其他境外企业或个人参与投资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认缴出资应不低于1500万美元等值货币,港澳投资者则降低了相关准入门槛,仅需不低于600万美元等值货币。港澳资金的准入门槛降低,为珠海对接澳门和香港的股权投融资业务提供了更多区域协同便利。
而在具体投向方面,《暂行办法》没有以“负面清单”制划出红线,但也明确了QFLP应当投向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实体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或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直接投资于实业。
广东省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丁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长期以来,监管对境外资金进行跨区域股权交易的金融审批十分严格,此次珠海试点的放开,将在一定限度上激发境外资金投资热情。
与珠海类似,深圳、广州等地也曾对吸引外资投资方面做了相关政策布局,但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政策给予港澳资金乃至其他境外资金准入门槛上的便利,但从目前的入驻试点地区的数量来看,广东省“短板”犹存。
记者发现,从目前国内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的分布来看,Wind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机构性质为外商独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的投资机构中,所在城市以北京、上海最多,分别为67家和75家,广东省内仅深圳市有12家企业入列;以外商独资企业性质来看,北京有48家,上海有51家,深圳市仅有2家入列。
从数据来看,目前外商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形式设立的投资机构仍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不过,在陈鸿宇看来,QFLP作为国际化、跨区域投融资的代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外资对内地的投资意愿,“随着大湾区规划纲要的推出以及具体细则的进一步夯实,未来三地的政经交流将可以进一步巩固,届时,湾区规划也将进入可续发展的新纪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