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通达系、德邦、顺丰等上市公司都重兵布阵快运、大包裹的背景之下,对于资本寒冬里优速快递这样的创业公司来说,融资来之不易,巨头环伺下的突围也不容乐观。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 王星平 实习编辑 王丽娜
“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有重磅消息公布。”优速快递董事长余联兵1月初对外埋下的伏笔终于揭晓。
1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优速快递内部人士处证实,优速快递新一轮融资已于昨天到账,产业巨头普洛斯再次追投。至于此次融资数额,该内部人士并未明说,只透露资金约为数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到一个月前,优速快递刚刚宣布获得来自上海银行、中国银行、广东民生银行以及广东农商银行共计20亿人民币的银行授信总额。因为当时没有立即宣布融资,余联兵一度感慨:“寒冬下活下去是最高目标”,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对于资金的用途,优速快递并未明确透露。在业界人士看来,优速快递作为最早转型大包裹的快递公司,虽然一开始就选对了赛道,但现在的竞争环境已截然不同。尤其在当前通达系、德邦、顺丰等上市公司都重兵布阵快运、大包裹的背景之下,对于资本寒冬里优速快递这样的创业公司来说,融资来之不易,巨头环伺下的突围也不容乐观。
百亿“小目标”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新一轮融资其实在九周年年会前就已经确定,只是当时资金并未明确到账,所以优速快递高层也迟迟没有公布此消息。
“基于大包裹,如何让总部和网点都赚钱,是优速快递2019年需要思考的问题。”优速快递资方代表、隐山资本管理合伙人董中浪曾说。
对于投资人所提出的问题,余联兵表示,加大科技投入,升级场站建设是未来优速快递的不二选择。如果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在网点与分拨中心等很多节点投入自动分拣设备等,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
余联兵在年会现场曾算过一笔账:如果5000多个网点中,每个网点减少1个人,就可以减少5000多人。如果一个人工工资是5000元/月,那一个月就可以节省2500万元,一年、两年、三年……就可以节省很多人力成本开支。还有,如果5个网点需要5台车去分拨中心送货,基于算法会提前预知有多少货物需要运送,运输车辆走哪条路会更便捷,提前做出路径优化等。通过算法也许只需要4台车,这样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
据介绍,优速快递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科技方面进行投入,随后逐渐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占总投入的20%。未来三年,优速快递会投入十几至二十亿元,进行场站优化、自动化设备技术的投入,提升末端收派能力。
“今年不仅要在IT方面加大投入,还要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加大建设,2019年将会与普洛斯等合作,完善优速快递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网络。”余联兵说。
此外,余联兵还在此前年会现场透露了未来发展目标,未来一年,优速快递希望能够在货量与收入方面实现同比增长35%;网点数量突破1万个;全网实现近破百亿元的营业额。
创业公司谋突围
事实上,过去几年,优速快递发展的道路走得并不顺畅。正是在2015年,优速快递因率先转型以快递形态(服务)做大公斤段的包裹而备受行业关注。自此,“大包裹”便成为优速快递的代名词。
不过为业界共识的是,大包裹其实是块“难啃的骨头”。大件包裹具有运输商品附加价值高、体积较大、运输标准化难度高、运价显著高于一般零担和整车的特点。操作难度较高,同时又兼具小件的时效要求与配送到户等要求。因此尽管已经有了战略上的先知先觉和3年多的实践经验,但优速快递依然出现不少网点因盈利问题而撤退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其内部造成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企业入局大包裹市场。比如定位于“企业件+零担快递”的速尔;提供零担、整车服务的安能;还有为电商服务的中通快递于2016年成立了中通快运;顺丰、圆通、韵达等各个上市快递企业在2017年纷纷跨界快运……虽然各家的叫法不同,有的称为“大包裹”,有的称为“大件快递”,还有的称为“零担”“快运”,但本质上还属于同类重货服务。分食者的不断加入,无疑加剧了市场竞争。
对此,余联兵认为,无论是总部还是网点,对大包裹市场要有战略自信和战略耐心。而此前在年会现场,在未具体指出20亿授信资金如何分配的情况下,余联兵也明确指出未来投入大量资金将用于加大大包裹网络建设。
同时,余联兵宣布,2019年将“330限时达”覆盖城市增至129个,并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限重不限件、一票多件同时到达”的市场承诺。据了解,在2018年初推出“330限时达”后,优速快递实现了99个核心城市的全境覆盖,时效兑现率达到92%。
一票多件,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快递包裹在同一时间寄往同一收货地址,而在实际的快递操作中,一票多件一般都有十几件乃至几十上百件,很难实现同时到达。“市场的缺陷藏着用户的需求,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机会,优速要抓住这个机会。”余联兵如是说。
业内人士认为,限时达和一票多件相对会是优速快递寻求差异化的突围机会。但巨头环伺之下仍不容乐观,接下去,优速快递必然还有一场硬战到打。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