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帆医疗总裁李炳容表示,医疗行业投资人不妨将目光放得更长远,落到中国甚至亚洲以外,聚焦到欧洲和美国。这些地区的企业往往技术储备较好,估值没有中国和亚洲地区企业高。
每经记者 滑昂 每经编辑 张海妮
蓝帆医疗总裁李炳容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我一直都没有离开中国。”再次执掌内地企业,医疗行业的“老兵”李炳容告诉记者。这位蓝帆医疗(002382,SZ)新任总裁今年已经69岁,用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超高效率,带领着刚刚完成A股史上最大医疗器械跨国并购案的全新团队,活跃在他最熟悉的医疗市场。
2019年元旦刚过,在蓝帆医疗北京办事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李炳容。才从新加坡飞回国内,李炳容脸上不见疲惫,在与记者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他以蓝帆医疗作为典型案例,分享了对中国传统医疗企业转型、国际医疗市场投资环境、医疗市场增长点预测等诸多看法。
李炳容认为,医疗器械行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一个细分产品能成就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医疗器械特别依赖并购”。但随着近年来国内优质并购标的的减少,可供选择的交易机会颇为稀缺。在他看来,企业因此要不断拓宽产品线,努力扩展海外市场,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去年10月,蓝帆医疗成功完成了对柏盛国际的跨国并购,从一个主要从事低值医疗手套生产的企业,一跃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第四位的心脏支架生产企业,并形成产品的高低搭配。
外界曾对两家文化完全不同的企业能否迅速融合产生过疑问,时任柏盛国际总裁的李炳容这样评价如今的新东家,“蓝帆医疗是一家非家长制、非家族制的民营企业,跟外资企业、跨国企业都是一样的,大家公开通过业绩来推动生意”。他认为两家公司的组织、文化和激励的管理等都是相通的。
然而这一单并购格外引人注目,还因为2018年国内医疗行业投资并购的大环境并不景气,蓝帆医疗以60亿元的市值吞下了58亿元标的,成为A股史上最大医疗器械跨国并购案。李炳容这样看待并购,以蓝帆医疗为代表的传统医疗行业企业,在转型中要抓住机遇,依靠技术推动升级。
“要增加一些创新的产品,才能带动成长。”李炳容谈到。尽管目前医疗行业投资大环境并不向好,甚至在李炳容看来,优质投资标的存在估值过高的问题。但他坚定地认为,由于目前创新技术公司不多,一定要把握住投资机遇,“这个跟经济发展可以没什么关系”,李炳容讲到。
对此,李炳容还表示,医疗行业投资人不妨将目光放得更长远,落到中国甚至亚洲以外,聚焦到欧洲和美国。这些地区的企业往往技术储备较好,估值没有中国和亚洲地区企业高。
“他们虽然没有中国市场的经验,但利用他原有的国外市场,再帮他们推广中国市场,这个是非常好的。”李炳容说。
当前蓝帆医疗的转型,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并购柏盛国际。“医疗器械领域进入门槛是非常高的,特别依赖并购,传统医疗器械企业做大做强需要抓住好的项目并购的机会,有时一个细分产品能成就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李炳容认为。
与其他接触柏盛国际,想要拆分并购其中国区业务的公司不同,蓝帆医疗看到了保持柏盛国际全球化的运营架构才具备平台型公司的价值。李炳容认为这是国际化视野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李炳容谈到,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最稀缺的即是先进的管理理念,还有优秀的科研人才。想要升级产品,不能光靠国内的研发人才,要全球的研发的专才来推动。“但问题就是这些公司有没有能力吸引这些人来,吸引完了以后怎么管理这些人”。李炳容说。
中国企业相对缺乏高端人才,其次也缺少管理经验,在升级转型中困难重重。尽管李炳容认为通过并购能够快速弥补上述短板,但包括受困于缺少优质标的、企业资金有限等,传统企业在之后进行投资并购,“不能说没有机会,但是可能他运作的方位就不够了”,他进一步分析。
此外,李炳容还认为国内一些企业在升级转型中,要理性对待行业内的最新概念,例如AI(人工智能)。“这些是平台,一定要有实际的东西来支撑才能成功,目前还没有。”但对于一些辅助诊断的技术手段,李炳容也表示,行业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他分享了自己对AI医疗器械的看法。
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官方网站数据,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4484亿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李炳容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其对国内市场的看好。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总体渗透率偏低,器械相对药物使用率不足,产品组合偏低端,存在非常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李炳容谈到。他认为,正是基于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特点,国内企业应该进一步扩展自身产品线,来迎接高速发展的市场。
“国内还没有像强生那样各类产品都布局的公司。”但李炳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他并非想去模仿强生,而是要让公司“在不同的赛道能够提供不同的方案”。例如吻合器,李炳容介绍:“将来如果国内企业技术更加成熟,跨国企业的市场就慢慢被国产拿走,这个就是国产企业的机会。”
扩建赛道,是李炳容认为国内医疗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争取创新的技术,要让我们在这个赛道的事业站在领先的地位”。
此外,他认为扩建赛道的意义,还在于扩大自身市场规模。不久前,医药巨头施贵宝及礼来的并购动作,预示着医药行业逐步进入寡头时代,李炳容认为,医疗行业与医药行业在未来会高度相似。
“(头部公司)都在不断地去买新的公司,它要拿那个市场占有率和规模,这个就是将来的趋势。”李炳容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