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交大校长徐飞:破解TOD实施难题 需技术、市场和机制同步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18 22:54

    “TOD理念简单,难在实施。”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交大校长徐飞表示,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要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建设运营、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首先了解TOD项目的“产品”特性。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近期,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逾万亿投资额的城轨和铁路项目,轨道交通又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承载着促进城市精细化发展和轨道交通投融资反哺的巨大使命。如何推进TOD落地实施,成为四川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TOD理念简单,难在实施。”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交大校长徐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要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建设运营、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首先了解TOD项目的“产品”特性。

    在他看来,作为典型的需要跨界、多专业、多条产业链整合的产品,TOD落地实施需要针对轨道交通以及土地开发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互动与反馈、协调与整合。尤其对于意图把综合开发收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投融资导向TOD而言,必须同步做到在技术、市场和机制方面的落地。

    徐飞特别提到,四川要实现“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目标,首先就要解决交通的可达性、便利性问题,“交通引导发展、牵引发展,交通作为一个抓手,将毫无疑问地牵引拉动经济社会发展。”

    了解TOD“产品”的特性

    在徐飞看来,了解TOD项目的“产品”特性,对实现“可持续”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意图把综合开发收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投融资导向TOD而言,必须同步做到在技术、市场和机制方面的落地。

    所谓技术落地,就是指将轨道交通和站点周边土地及其他资源统筹考虑,打破各自的传统边界,以追求资源整合后的服务效率最高、综合效益最优的TOD产品为目标,进行一体化的策划、规划和设计。

    “除了要处理好轨道交通和土地开发因空间跨界、功能复合产生的空间整合问题外,还要重点处理好因轨道交通和土地开发时序不同所造成的规划与工程预留接口、以及工作搭接程序。”他解释说。

    所谓市场落地,是指对TOD项目的经济性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证,基于市场情况进行土地资源甄选、开发定位策划、物业组合研究、开发时序拟定和开发价值评估,并根据研究成果对土地利用指标和轨道交通设计进行反馈与优化。

    他表示,TOD项目的经济性研究,建议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融资规划相对应,以由下至上、市场倒推的方法进行,尤其是对于近期拟实施、或者准备与社会投资人合作开发的TOD项目。

    机制落地则是TOD难以落地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城市的既有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无法支持TOD这种跨界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经营性土地开发的产品。尤其是需要把TOD开发收益用来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资金缺口时,其投融资模式所对应的问题更为复杂,往往需要打破城市既有利益格局进行优化重组。

    因此,徐飞指出,需要研究支撑TOD产品以及投融资模式落地所需的政策法规、建立推进机制,为落地实施提供保障。

    重视交通的“牵引力”

    按照徐飞的理解,在投融资导向的TOD工作实际推进过程中,技术落地、市场落地和机制落地三个维度的逻辑关系为——

    以技术落地为目标,追求资源整合后增值效益最优的理想TOD产品;以市场落地为驱动,以市场力量倒推投融资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以机制为保障,通过出台对应于TOD产品特性和投融资模式的法律法规,建立配套的体制机制,方能以合法、合规的契约为TOD项目落地以及开发收益反哺提供保障。

    眼下,需要加快理顺关系、推动落地,对于TOD的未来,徐飞充满信心。

    在他看来,相比日本土地私有制,我国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这是实行TOD综合开发的先天优势。

    同时,随着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以及推进协调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通过借鉴全球城市的经验教训,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进行更为系统和有预见性的规划与部署。“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完美TOD’案例一定会在中国内地涌现。”徐飞说。

    值得注意的是,徐飞认为,除了常态意义上的TOD外,还应有更高层面、更广意义上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创新驱动发展’,这叫驱动力,可以看作‘推’。”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新闻》记者,“而TOD讲的是交通引导发展、交通牵引发展,交通承担的这个‘牵引力’作用,可以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他表示,四川正在实施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首先就需要解决交通的可达性、便利性,“就像’条条大路通罗马’所说的,交通的基础性、前瞻性、支撑性作用,帮助罗马实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

    再放大来看,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在徐飞看来,说明了科技、质量、航天、网络和交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关键要素和关键结构。

    “这也在说明,交通具有这种牵引力,能够担负起这项重任。”徐飞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

    下一篇

    做多中国!又有顶尖外资私募国内备案新产品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