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南京怎么办?!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03 23:50

    创新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

    建设创新名城是一道‘必答题’,怎么样建设创新名城是一道‘智力题’。”

    1月2日,节后上班首日,南京就马不停蹄召开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并在会上发布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 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

    这是南京连续第二年,将新年“第一会”和“一号文件”,同时聚焦“创新名城”这个主题。其紧迫感,可想而知。

    地处长三角,南京的“尴尬”显而易见:虽有全国科教资源第三城的创新优势,并没能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的省会,它不仅在GDP总量上落后于同省苏州,还被点名“首位度不够”。

    去年6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平台之一,G60科创走廊再度扩围,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江苏苏州,安徽合肥、宣城均“榜上有名”,而南京并未被纳入其中。

    如今,最大程度地释放创新活力,成为南京不得不抓住的“救命稻草”。“要让大家今后在国内外,只要提到南京,就知道这是一片创新的热土,只要提到创新,就想到南京来。”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大会上提出。

    这一次,南京能否成功给自己打上“创新”的烙印?

    一再错失良机

    南京有过美好的过去。作为明朝时期世界上最大的首都之一,南京一度风头无两。进入清朝,国都地位被废,南京作为江南省省府,仍坐拥一省中心位置。而后,江南一分为二,南京再度被降格为江苏偏居一隅的省府,逐渐失去往日光彩。

    被更多人熟知的是,198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地改市”之时,南京错失拥有更大发展空间的机会。在许多人看来,在市辖县背景下,南京仅获两县管辖权,而苏州、镇江、无锡分别获得6、4、3个县,让南京在省内的相对实力再度被削弱。

    近年来,眼看周边城市争相崛起,南京却一再错失良机——

    2017年,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花落邻省省会合肥。“意难平”的南京主政者,不止一次提到要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将其写入2017年底的南京创新发展 “121”战略后,去年全国两会,南京再次就此提出,“迫切需要国家在规划、政策和顶层设计方面给予支持”。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软科学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华指出,此时的南京,面临着来自上海与合肥两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的左右夹击,“压力很大”。

    就在一年后,南京另一个“邻居”杭州又传来“捷报”——“后G20时期”的杭州,遇上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杭州湾”发展被提上日程。

    目睹周遭城市纷纷获得发展先机,南京显然坐不住了。一年来,南京反复强调“创新名城”,希望创新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若干年前就打出“创新牌”的成都、武汉等中西部城市,其优势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比如成都的软件业、武汉的电子产业、贵阳的大数据产业等。这些渐成气候的优势产业,也推动城市高新技术发展。数据显示,成都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达2471家,武汉为2827家,而南京同期仅1500家左右。

    南京社科院经济所前所长唐启国指出,作为钢铁、化工产业大市,南京很早就将转型纳入城市发展的重点。到现在,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占比已超过传统产业,但问题是,南京仍然缺少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可以称之为名片的产业。

    正如张敬华所说,南京的科技创新还不见“高峰”。

    如何“亡羊补牢”?

    不愿再错过、也不能再错过的南京,创新突破点在哪?

    在唐启国看来,丰富的科教资源是南京在创新领域有机会异军突起的重要因素,关键在于如何将大量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用张敬华的话说,经过一年发展,南京交出的答卷可谓“超出预期”:数据显示,一年来,南京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282家,同比增幅达70%,总数达到3126家。

    唐启国认为,在此次最新出台的措施中,促进校企地更好融合是一大特色,特别是其理顺了资金、人才等资源有效流动的机制,确保科研资源向企业输送。

    例如,其中包含了最高1000万元的高水平启动重大科技专项资助,以及打造产业协同创新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举措的目标均是打造“产业地标”,重点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集群”。但问题在于,在这些产业上,南京是否有优势?

    唐启国指出,在一些产业上,南京已有初步布局。例如,江北新区正在打造中国“芯片之城”,目标是打造集成电路千亿级产业集群,截至去年11月,已聚集14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而在几天前东南大学发布的“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中,则将6G移动通信先期研究等更为前沿、面向生产的科研项目公之于众。

    还有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存在。今年9月,小贺从南京一家知名汽车企业辞职,尽管家在南京,他仍选择了入职上海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他也了解到,南京也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布局,如拜腾、国机智骏等,蔚来在南京也有试制中心,但在资金、人才等方面跟上海差距还很大。此外,南京对他而言更像是一个生活的城市,医院、高校等资源丰富,但创业企业、外资企业这些代表经济活力的因素仍显缺乏。

    面对这样的问题,南京将新的一年定为“招商突破年”——正如张敬华所言,“没有项目、人才的招引,创新名城建设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年,南京还将组成14个代表团,分赴18个创新型国家和地区,进行创新资源对接。

    面对错失的机遇,南京也在开辟一些新的可能性。比如,在G60之外,其正在推动G42创新走廊建设,以期打造新产业、新模式集聚高地。“随着技术更新改造,南京转型的步伐还会更快。”唐启国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道指跌超600点苹果跌超10%

    下一篇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顺利分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