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委专题研究银行资本补充!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银行资本缺口有多大?

    中国证券报 2018-12-26 14:05

    分析师表示,目前的监管政策,旨在控杠杆、去通道,引导商业银行回归传统信贷,要求风险收益逐步对等,这本质上是资本消耗逐渐加大的过程。银行仅靠内生增长仍然不足以支撑业务的开展,外部资本的补充还是不可或缺。

    金融委办公室最近有点忙,昨天圣诞节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在短短50个字的新闻稿里,突出了两个重点。

    1、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

    2、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

    什么是永续债

    金融委办公室强调,推进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什么是永续债?它有什么特点?

    从永续债本身看,就是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即理论上永久存续。

    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表示,银行永续债应该具备的特征如下:

    期限:永续,没有到期日

    清偿顺序: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一般债权人和次级债务之后。存在争议的是永续债和优先股的顺序。

    赎回方式:发行之日起,至少5年后方可由发行银行赎回,但发行银行不得形成赎回权将被行使的预期,且行使赎回权应得到银监会的事先批准。

    本金偿付:必须得到银保监会的事先批准,并且发行银行不得假设或形成本金偿付将得到银监会批准的市场预期。

    利息支付:任何情况下发行银行都有权取消资本工具的派息,且不构成违约事件。发行银行可以自由支配取消的收益用于偿付其它到期债务。取消派息除构成对普通股的收益分配限制以外,不得构成对发行银行的其他限制。派息必须来自于可分配项目,且分红或派息不得与发行银行自身的评级挂钩,也不得随着评级变化而调整。

    股息制动:如果发行人不完全支付本债券利息,则不对当期股息给普通股股东。

    吸收损失方式:有两种,分为减记和转股

    图片来源:兴业研究

    国内目前的永续债主要以企业债券为主,发行人的资质普遍较高,例如相关国企。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表示,银行并没有发行先例,巴赛尔协议III推出之后,海外银行发行永续债已有较多实践。主要由于其创设不可避免地涉及多个政府部门,需要各部门全力配合与协调,才有可能创设成功。考虑到在金融委的支持下,当前监管协调性、统筹性已大大增强,预计以永续债为例的一级资本补充工具将逐步推出并落实。

    为什么要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

    从行业来看,在表外业务回表、行业盈利能力分化趋势下,当前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需求依然迫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未来资本补充会是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其他融资渠道在短期内很难有非常大的投放。银行在监管强化之下要加大投放,就会使资本需求增加。从宏观上讲,解决不了银行的资本问题,就解决不了社融和信贷投放的问题。从微观上讲,银行也面临着监管规则的强化,监管要求在不断提高。

    “目前的监管政策,旨在控杠杆、去通道,引导商业银行回归传统信贷,要求风险收益逐步对等。这一过程本质上是资本消耗逐渐加大的过程。”郭益忻称。

    未来对资本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补充频率更快,补充质量更高。目前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总体尚属乐观,但结构问题凸显:其他一级资本较薄而二级资本偏厚,这样的结构看似稳健,实则脆弱。未雨绸缪,及时创设银行永续债意义重大。

    郭益忻强调,建议各类型银行迅速着手相关发行准备,根据自身的体量、现状制定相适应的发行类型;投资者需要对银行永续债进一步加深了解,对期限长、流动性差、利息支付有延迟、存在减记或转股的风险要有充分的认知。

    明年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有多大

    银保监会此前披露了3季末银行业监管数据。截至3季末,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13.81%,创近5年的新高。

    银行缺资本吗?答案是——缺。

    深究起来,银行资本补充面临的挑战不少,缺资本仍然是不争的事实。

    天风证券分析师孙彬彬认为,有两个因素将加大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一是社融中贷款占比上升对资本的消耗;二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约束。

    图片来源:天风证券

    从监管规则来看,《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到2018年底前,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7.5%、8.5%与10.5%。此外,近日出台的《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指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资本的要求。

    武雯表示,当前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相对资本补充压力不大。但部分中小银行仍然面临资本补充的压力,尤其是部分银行盈利增速低于规模增速,银行资本内源补充能力有所弱化,导致资本补充压力提升。

    郭益忻表示,一方面,风险资产增速与净利润的增速目前仍有缺口,表明银行仅靠内生增长仍然不足以支撑业务的开展,外部资本的补充还是不可或缺。另一方面,银行的风险权重仍在不断攀升。在今年银行总资产增速相对低迷的环境下,矛盾不至于凸显。但若未来总资产增速有所走扩,按照既有惯性,势必带来更多的风险资产耗用。

    事实上,近期监管层加快了银行资本补充审批进度,12月14日至12月20日,已有7家银行资本补充方案获证监会或银保监会批准。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表示,2017年以来银行业密集推出资本补充方案,上一轮密集资本补充阶段为2014-2015年。2014-2015年发行的优先股与二级资本债陆续将在2019-2020年进入赎回期,前期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当前阶段银行具有动力发行新资本补充工具进行置换。

    还有哪些渠道可以补充资本

    目前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主要有股权融资(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

    今年以来,部分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不断提高。据中信证券统计,年初至今,A股上市银行已完成资本补充5315亿元(定增和IPO1080亿元、优先股1025亿元、二级资本债3080亿元、可转债130亿元),已公告但仍在进展中的规模7447亿元(定增352亿元、优先股3310亿元、二级资本债1305亿元、可转债2460亿元)。

    图片来源:天风证券

    IPO方面,今年已有成都银行、郑州银行、长沙银行先后上市,共融资逾80亿元,此外青岛银行和紫金农商行等已成功过会。Wind数据显示,目前有13家银行在正常排队。

    今年以来,监管鼓励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银行进一步充实资本拓宽道路。在武雯看来,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是其中措施之一,体现了政策的一贯思路,预计未来银行补充资本的路径将不断拓展。

    事实上,此前监管部门已发文明确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表示,未来国内商业银行有望在其他一级资本债券工具,以及具有更强资本属性的二级资本债券工具实现突破。

    一是以具备“无固定期限或超长期限”特征、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债券工具有望成功发行。

    二是在监管协调下,成功推出涉及转股条款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以及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目前,国内二级资本债券在触发事件发生时,均采用减记方式吸收损失,且交易场所局限于银行间市场,主要受制于分类监管、债券市场存在一定程度分割影响。随着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监管协调的推进有望大通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提高决策审批效率,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和涉及转股条款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有望正式落地。

    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上一篇

    最高法:利用微信群发红包设赌属于“开设赌场”

    下一篇

    日经225指数收涨近1%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