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些老百姓往往是“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特别是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不仅能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且医疗服务也有了很大改善,医保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也大大减轻了看病负担。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实习编辑 廖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被称为医改元年的1985年,到2009年出台“新医改方案”,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至今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
40年前,一些老百姓往往是“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特别是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不仅能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且医疗服务也有了很大改善,医保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也大大减轻了看病负担。
改革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患者增多、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目前医疗服务方向由治疗疾病为主正加快转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力的健康支持,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健康促进等相关健康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卫生部1984年8月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标志着中国的全面医改正式启动。
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放权让利的改革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增加,医院数量增多。
但由于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政府的主导思想在于“给政策不给钱”,这也使得医院创收以弥补收入不足等现象产生,影响了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发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渐显现。
在此背景下,“新医改”于2009年正式拉开序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得以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不断完善。卫生总费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3年的33.9%,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在看到积极进展的同时,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指出,改革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上还有所欠缺。
此后,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医改的重要环节加快推进,特别是对于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目前已扩大到所有城市,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33.2%提高至2017年的34.6%。
根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要求,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驶入快车道,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资源迅速增加,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
特别是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中,强基层成为重要抓手,远程医疗、医联体等众多举措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卫健委披露数据显示,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逐渐打破传统医疗的空间上的限制。
推动改革的同时,财政对医疗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有学者指出,2009年到2016年,政府卫生支出总计达到了6.7万亿,平均每天投入23亿。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也有了质与量的飞跃。从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来看,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17.0万个;1990年为20.9万个;2000年为32.5万个;2017年达98.7万个。
医保方面,2017年,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8年的490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50%和70%左右。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更加健全,2018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基本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此外,药品实行进口药零关税,推动下调抗癌药的采购价格,开展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实现药价降低。
从质量上来看,我国多项主要健康指标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例如,实现“一升两降”,即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的30/10万降为2017年的19.6/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13.1‰降为2017年的6.8‰。
并且,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排行榜,认为中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医疗质量不断提升,是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指出,研究显示,自1990年至2015年25年间,我国是医疗质量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HAQ(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指数由49.5提升至74.2(全球平均53.7,美国为81.3),排名从第110位提高到第60位,进步幅度位居全球第3位。同时,我国国内区域间医疗服务质量的差距由1990年的6.7缩小到2015年的1.2(2015年全球区域间医疗服务质量的差距为20.1)。
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届五中全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显示了“健康中国”的重要地位。
并且,伴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提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正加快推动。
有医疗领域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健康涵盖了从受精卵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预防到康复的全价值链覆盖,从政府到社会再到市场的全方位关联。
今年新组建的国家卫健委也被业内认为是凸显了“大健康”理念,此前相关部门的有关养老、控烟、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等职责都整合到国家卫健委职能上,贯穿了健康领域的从生到死,体现了健康中国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重要理念体现。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表示,在公共健康服务层面,政府要兜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使人人都享受到基本的健康服务以及健康管理带来的成效。
郭渝成指出,在个性化需求层面,社会力量要广泛参与、主动作为,围绕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和产品,在追求服务的专业化、设计的人性化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品质的卓越性方面下功夫,满足群众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