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服务指数研究所所长曹健:多元办医格局正加快形成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02 17:07

    改革开放40年间,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许多社会资本涌向医疗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就医需求的道路上前进。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实习编辑 廖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改革开放40年间,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许多社会资本涌向医疗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就医需求的道路上前进。

    从1984年的第一家民营医院诞生,到目前民营医院数量已超2万家,其中,一批专业的民营医疗机构正加快成长。

    例如,中国第一家综合外资医院和睦家,凭借高品质医疗服务在20年间成为在华规模最大的外资医疗机构。再如,2015年开业运营的海南省肿瘤医院,以非营利民营医院的身份,填补了海南肿瘤专科医院的空白。

    在看到社会办医快速发展的同时,目前社会办医良莠不齐的情况也不容忽视。一些民营医院在人才、技术、老百姓信任度方面还存在诸多欠缺,这也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通过改革去完善。

    而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办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与公立医院又有怎样的分工,该如何解决民营医院目前存在问题,又应如何抓住机遇促进改革发展?对于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服务指数研究所所长、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副秘书长曹健。

    政策支持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发展

    NBD:改革开放40年,社会办医经历了怎样的改变与发展,有怎样的政策支持?

    曹健:政策层面,要追溯到1980年,原卫生部颁布《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了可允许个人申请开业的三种情况。此后,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原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对个体开业行医作出具体政策规定。1989年,《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允许有条件的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从事有偿业余服务。在这个阶段,社会上开始出现大量个人诊所形式的办医机构。

    1990年~2008年,社会办医进入提倡发展阶段。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将社会办医定位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补充力量。此后,2002年提出了企业医院社会化改革的途径,鼓励部分原企业医院改制为民办医院,中石油、中石化系统的很多医院都是2002年之后剥离出来的。当时,社会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2009年之后的新医改。

    2009年至今,则进入战略扶持阶段,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启了新医改的序幕。近年来有关社会办医的政策性文件非常多,如: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等。

    在政策支持下,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医院数量上是有惊人变化的。中国在1984年有了第一家民营医院,到2018年9月末,民营医院数量已突破2万家,占比全国医院总数量的2/3。

    NBD:您如何看待社会办医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分工?社会办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

    曹健:大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需求量的提高,仅依靠公立医院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必须开放市场,鼓励社会办医。目前,多元办医格局正加快形成,以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供给满足市场需求。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壮大健康产业、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包括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要求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等,都是给了社会办医很大信心。

    目前政策中设立的一些目标,也体现出政府对社会办医重视及期望。例如,《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显示,全国的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到2020年的指导性目标是6张,其中,对公立医院的指导性目标是每千人床位3.3张,社会办医的指导性目标是每千人床位1.5张,而2013年社会办医当时情况是每千人床位仅0.52张,

    这一指导性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办医的重视,并为其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抓住全生命周期服务领域机遇

    NBD: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国目前高水平、高技术含量、有影响力的大型民营医疗机构还不多。针对这一情况,您觉得还应该如何促进社会办医水平的提升?

    曹健:目前,阻碍社会办医发展最大问题,在于人才的缺乏。既有民营医院本身实力还不强,对人才吸引力不够,无法给优秀医生提供更好发展平台的原因,也有公立医院人才架构机制以及职称评定、公立医院编制等因素对人才自由流动形成的一定阻碍。所以,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医生多点执业的加快落实,打破目前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所产生的障碍。

    在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生流动的同时,民营医院还要加强自身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医生治疗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目前一些民营医院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愿意花大量的资金投广告,却忽视了对人才的投入。

    并且,世界上多数私立医院发达的国家都以发展非营利性医院为主,我国政府也在鼓励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社会资本所举办的医疗机构注册为非营利性医院,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回馈社会,而是意在“合法”地规避各项税费及实现利润转移。

    所以,应重视区分“真非营利性”与“伪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监管上进行分类监管。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医院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还是凤毛麟角,我们还需要加快建立推动非营利性医院社会责任报告的强制披露机制。

    NBD: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您认为社会办医还应抓住哪些机遇?

    曹健:过去几十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都是主要定位在疾病治疗上,对预防、康复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关注不够。所以,在全生命周期服务这个领域上,实际上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民营医院相对更灵活,应该瞄准这一方向发力。

    此外,社会办医还应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影响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房价增速远超工资增速 美国房价繁荣期要到头了?

    下一篇

    改革开放40年医疗进步显著:八成居民15分钟能到最近医疗点就医 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快形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