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这是最好的时代 互联网影视高峰对话”的论坛上,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内地制片人、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柠萌影业创始人兼总裁苏晓,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腾讯视频版权合作部负责人韩志杰汇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
观众审美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压力和思考,而今年大IP、大流量的集体哑火,也无疑在释放某种讯号。
每经记者 毕媛媛 每经实习编辑 杜毅
互联网影视在经历激烈的版权大战后,形成了目前稳固的三家独大的局面。而更多用户向互联网的转移,则使行业在蓬勃发展中不断面临更高的挑战。
11月30日,在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这是最好的时代 互联网影视高峰对话”的论坛上,慈文传媒董事长、总裁马中骏,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总裁侯鸿亮,柠萌影业创始人兼总裁苏晓,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腾讯视频版权合作部负责人韩志杰等汇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
观众审美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压力和思考,而今年大IP、大流量的集体哑火,也无疑在释放某种讯号。
11月30日,互联网影视高峰对话论坛现场(图片来源:嘉宾提供)
近年电视行业最大的变化是变化太快
2016年以前,“先台后网”还是最普遍的电视剧播放方式,电视台一般被认为有着更加雄厚的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精品剧集,也是爆款的诞生地。
也就在这两三年时间内,风云变化霸王易主,随着网剧制作成本的提高,“精品化”一词频繁出现,而视频平台强大的购买力,也使得自身话语权不断增强。
今年就是标杆性的一年,几部爆款剧《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均来源于视频平台,过往诸多“铁律”在实打实的热度和播放量下被打破。
马中骏分析爆款更多倾向来源于网络的原因是:“台网分层明显,受众的喜好越来越不同了”。
侯鸿亮则感叹:“我觉得近年最大的变化是变化太快。现在网剧费用已经超过了电视台的费用。视频平台的受众也变得不一样,开始争取自己的用户。这是我三四年间感受到的变化,我们要去适应这个变化和市场。”
在此变化下,有针对性地去制作更适应网络受众的剧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现在观众在互联网上看剧更多,而且随时可以弃剧”,马中骏对此表示了忧虑。
“我观察到很多小孩看剧,提速1.5倍很正常,提速2倍的也有”,这种现象给了马中骏提醒,“如果慢吞吞或者很水地讲故事,未来肯定会被弃”。
侯鸿亮对此持反对意见:“一分为二来看,现在一部分观众是很浮躁,但也有一部分观众愿意看好的剧,而且反复地看,所以要提升剧的艺术水准。”
成为爆款的共同点:都有非常大的创新力度,甚至有点走钢丝
今年发生的另外一个变化,当数“该爆的都没爆”。大量被寄予厚望的大剧,如《天盛长歌》《武动乾坤》都在无声无息中扑街。
“爆款是近年的焦点问题”,苏晓无奈表示,“所有的平台方制作方都在赌爆款,因为数据摆在那边。超级内容能达到超级效应,这也造成了所有明星,小鲜肉都在涨价。”
制作过数部爆款大剧的侯鸿亮显然有更多想法,通过这些成功的经验,他得出结论:“爆款可遇不可求”。侯鸿亮以《琅琊榜》和《欢乐颂》举例,“第一部都没想到会爆,到了第二部觉得该爆,反而没有爆”。
“不要猜测观众,做好了就可能会爆,要给大家一些新鲜感,要做到守正创新”,侯鸿亮称。
苏晓对此感受颇深,“成为爆款的剧都有非常大的创新力度,甚至有点走钢丝。成了是爆款,但也有可能掉下来粉身碎骨”。
虽然电视圈在今年较为平淡,但电影方面则诞生了不少黑马之作,如《我不是药神》《西红柿首富》,甚至还有小成本制作的《找到你》《无名之辈》等。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马中骏认为,“爆款的出现跟时代有关系,今年就该出现实主义的力作,如果电视剧有现实主义的作品,我觉得会有爆款”。
既是制作方也是平台方代表的韩志杰有着更全面的感受,他总结“爆款”往往有四个主要特征:有好的流量、用户数、会员数;有好的口碑;留得住用户;能走出去,把文化价值观影响到海外。
今年缺少爆款是为过去两年盲目的赌性买单
“该爆的不爆”,其实反映的是大IP、大流量、大资本的集体失灵。按照往年做剧的经验,满足其中任何一点的要求,都不该愁播放量。
慈文传媒2015年制作的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花千骨》,最高收视率曾达24.73%,不仅将赵丽颖推向了一线女星,也使得资本方开始对IP趋之若鹜。其实再早之前的《甄嬛传》《步步惊心》等也都由网文小说改编,“IP”在当时被视为了万能的灵药。
但事实证明,不论是观众的审美疲劳,还是剧本身缺乏创新,由IP改编的大剧在今年就是玩不转了。
“背后逻辑原因很简单,资本、市场都要赌爆款,很多剧没拍出来甚至剧本都没完成,能赌的只有根据某小说改编,有多少粉丝基础,或者赌明星,赌导演”,苏晓认为这种赌法不对,“小说跟剧比,就是小众,小说有多少粉丝不能转化为剧有多少粉丝,IP只是个开头,后面影响成功的因素太多,今年缺少爆款是为过去两年盲目的赌性买单”。
IP泡沫的破裂,也是洗牌的过程。马中骏认为这样的现象恰恰说明了任何小说都有转化率的问题,分为可影视化和不可影视化。马中骏坦言:“最好的小说是拍不出来的,读者最好的想象会超过它呈现的内容。”那些不能影视化的小说被影视化,最后的效果自然不好。“市场会为这个教训买单,这个过程也会逐渐把泡沫洗掉。如金庸的小说不断翻拍,还不断有新的观众出现,这说明它是有价值的。”
在追逐用户的过程中,各家视频网站投入巨资购买版权,和IP价格的水涨船高不无关系,“前两年有很多哄抬IP、争抢IP的现象存在,造成这两年IP的效果良莠不齐”,韩志杰对此直言,“视频平台没定力,我现在很后悔,我们在为错误买单”。
IP回归理性也是视频平台学习的过程,韩志杰透露:“我们现在会看故事、看大纲、看剧本、看主创班底。内部会有良性的学习和互动,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把关”。
几家巨亏的平台 是在用钱做高门槛
今年6月以来,影视圈一直生活在“不安”中,明星的天价片酬被戳破,监管和政策随之而来。
8月11日,三家视频平台联合九家制作公司联合发表《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其核心直指演员高片酬,包括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
声明发布后,行业进入了“停滞”,大剧开不了机,也有消息称演员都在观望。那么后续如何,天价片酬是否可以如声明中所言抵制?
马中骏表示:“至少我们几家都在严格按照我们发布的声明在做,自己以身作则。市场上S级的演员慢慢也在接受市场的讯号。经济下行也是很现实的事情,平台上游广告也不太好,传递到我们都得降预算。”
对于声明中提出的演员片酬,马中骏还透露:“听说有关部门还不满意,给了个令我们目瞪口呆的价格。”
侯鸿亮则呼吁大家不要过多盯着市场,要让市场有自然的调整,“价格一下子要到最底,也会有问题,不用政府出面,市场也会将这价格自然而然降下来”。
当演员拿走了大部分费用,作品本身的质量和水准自然大打折扣,“的确一线艺人的价格涨到太离谱,严重影响到剧本身的质量,无法忍受了”,不过苏晓仍相信市场有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政府强行干预,会担心脱离市场本身应该有的轨迹”。
版权费用的一路飙升也令平台方苦不堪言,韩志杰坦言,“持续加大价格不是平台长久的情况,希望行业可以回归到艺术创作的本质”。
当然,制作方对天价的版权费用更无招架能力,“几家平台虽然在亏钱,但越做越大,实际上这钱是做高的门槛”,马中骏感叹,“这资本力量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残酷,这是很现实的事情”,说完马中骏看向韩志杰,“希望你们早点盈利后对我们仁慈一点,但仁慈一点跟呼唤没有用,我觉得未来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府出台反垄断法,二是大家一起面向TO C收费,只TO B收费不平等”。
在未来,马中骏称会更多关注现实题材的剧,“现实题材不等于现实主义,真正的现实主义,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要让老百姓感受到你讲的真话对他们来说是有用的,唱颂歌不是现实主义的态度”。
关于近日的影视圈税收地震,侯鸿亮表示:“的确因为此前的行业乱象,电视台版权价格飙升,制作费用也在飙升,但没有每年呈现出更多好的作品,这个问题让中央领导一直关注。因为某些契机,造成如今的一个整顿。但是整顿的目标方向是希望行业朝着更良性,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向前发展。”
同时,侯鸿亮认为:“可能现在一些部门在实施时存在一些问题,要彼此间需要多点的了解,只要沟通的到位,相信都会解决。”
苏晓补充道:“我相信大多数的从业者都是爱国的,守法的,会按照税收要求依法纳税。个人收入高,就多交一些税,我了解行业的很多从业人员是有这意识和从业态度的。但是税收怎么补,现在还在沟通中,我们也还在积极努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