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清友看来,对于民营经济来说,最好的措施就是建立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在大环境影响下,民营企业遭遇暂时性困难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怎样,都不能影响到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心,要防止民营企业出现预期不稳定现象。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刘艳美 每经实习编辑 廖丹
11月24日,成都市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引导民营企业把握新时代机遇,在城市崛起中做优做强,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作出民营企业的独特贡献。
此次大会表彰了2018年成都市百强民营企业、3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20名优秀创业者。此外,大会还对10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区(市)县党委、政府,23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20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级部门以及20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商(协)会予以通报表扬。
一直以来,民营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热点词”,也是成都发展的“高频词”,此次大会上,针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解决民营企业投融资难题等方面,成都给出了自己的“安排”。
为什么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话题?当前的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存在着哪些暂时困境,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改善?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可以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迎头赶上沿海地区的民企发展水平?针对以上话题,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称NBD)采访了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
NBD:我们注意到,在11月初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决策层对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予以充分肯定。您认为,当前民营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总盘子”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管清友:这次民营企业座谈会明确指出,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不过,在强调民营企业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总是把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工具化”的倾向。
诚然,民营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有很大比重,解决了很多就业,还担负着经济转型创新的功能。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反映了尊重个体、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说只因为民营企业承担了哪些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才重视它的地位,这是一种“工具化”倾向。从常理上说,如果有人去创办一个企业,只要合法合规,有关方面就要给他创造条件。
NBD:近段时间以来,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密集发声,表达对决策层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支持,并向有关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诉求。根据您的观察,目前民营企业对政策环境和专项扶持政策有哪些比较迫切的诉求?
管清友:近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民营企业家反映比较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上游产品涨价,挤压了中下游企业利润空间,降低了它们的活力;二是金融去杠杆节奏确实比较快,其中主要是在规范“影子银行”,也就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这些机构在这几年来又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这样一来,民营企业的融资确实受到很大影响。
第三个方面就是整个宏观经济大环境,这也会让民营企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国有企业“入股”民营企业的现象,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国有企业这两年现金流较好,而民营企业要去找财务投资人,解决自身流动性危机和债务危机。
而据我的观察,当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诉求主要是要有一视同仁的竞争中性环境,在政策导向上,做到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具体经济金融活动中,要贯彻一视同仁的原则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我们现在一些金融机构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倾向于多给国企贷款,因为它更大、也更安全。
NBD:我们注意到,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决策层对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持着一以贯之的高度关注。从政策演进历程来看,您认为有哪些影响力大、效果好的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扶植政策?这些政策对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管清友:我观察到,最近在政策层面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出像“纾困基金”这样的措施。这些措施会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当然,对于民营经济来说,最好的措施就是建立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在大环境影响下,民营企业遭遇暂时性困难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怎样,都不能影响到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心,要防止民营企业出现预期不稳定现象。
NBD:您认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要迎头赶上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当地政策环境和企业自身还需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
管清友:从我的切身经历来看,最大的感触主要在两个层面:一是当地营商环境特别重要;二是当地民企要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向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学习怎么做产业、怎么把产业和金融结合在一起、怎么做并购。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