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关闭传统商超卖场的华润万家正在寻求新的赛道,其中,小型商超和便利店成为了新的选择。为了解决线下零售“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小而精的便利店成为活跃的零售下一代,他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于社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每经记者 叶晓丹 每经实习编辑 魏官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断关闭传统商超卖场的华润万家正在寻求新的赛道,其中,小型商超和便利店成为了新的选择。
2018年年初,华润万家CEO徐辉提出,2018年,为重构新零售的产业生态并赢得用户,华润万家将着力于四个发展方向,其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小业态。
确实,为了解决线下零售“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小而精的便利店成为活跃的零售下一代,他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于社区。如果说传统的大卖场大商场是零售业的一头头大象,那么这些随处可见的便利店无异于是零售行业的“蚂蚁雄兵”,在一点一点分食零售市场的份额。可与此同时,便利店的同位竞争和精细化管理问题正逐渐凸显。
此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超1900亿元,门店数量则从2016年的9.4万家增长至10.6万家,行业增速达23%。一些传统商超在关店的同时,也在开店,不过新开的门店业态更趋于多元化,便利店成为了传统商超争相布局的业态之一,这也使得商超与便利店之间从错位竞争变成同位竞争。例如物美社区店、永辉会员店、世纪华联city life等。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早在2015年,华润万家就曾公布在北京小业态发展方面的规划,且表示未来在一二线城市中,为了最大化控制成本、精细化经营,华润万家将以业态小型化为主要方向在全国推广。值得注意的是,在华润万家随后新开的近300家门店中,大卖场只有25家,旗下小业态品牌社区超市乐购Express及便利店VanGO发展迅猛。
在如今的社区新零售时期,大量竞争者和资金进入社区便利店新零售市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目前,社区便利店、精品店等成为传统商超的市场转型突破口,零售巨头包括大润发、家乐福等纷纷试水布局便利店市场。
“除了来自房租的成本压力,整个商品结构和客户群的老化带来客流减少,传统大卖场受市场冲击很大。”资深零售业观察人士、灵兽传媒创始人兼CEO陈岳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零售行业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呈现出小业态的发展趋势,精细化、细分品类越来越值得关注。”
“为了应对大卖场的萧条,商超巨头们除了线上与线下的联动,社区化是另一个自救途径。”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供应链与采购体系的完善是走社区化道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不过,在陈岳峰看来,大型商超进军社区化的便利店不太可能成为拯救整个企业的路径,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有效的业态补充。其实,“小店”(社区化的便利店,下同)在产品精细化和运营方面的情况要比大卖场更为复杂。
“便利店是一个注重规模化的细分业态,需要较长的市场培养期。”陈岳峰告诉记者,目前,从大卖场转到小业态,还处于摸索阶段,做大卖场做的好并不意味着也能经营好“小店”,“小店”对供应链的要求要比大卖场的要求还要高。
11月5日,银河证券研究院分析师李昂在其研报中提出,在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主力变迁的背景下,消费者有着年轻化、富裕化、理性化的明显特征,消费潜力向低线城市下沉。中国零售商超消费出现了以下新趋势:追求高品质、性价比和享受型、个性化消费,追求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消费者的边界逐渐模糊,购物渠道从割裂走向融合。
“消费端不断倒逼产业端的创新与升级。”朱丹蓬告诉记者,“人们购物思维及购物的行为发生了根本变化,商家除了解决供应链的关键问题与完善采购体系,未来的重心也会越来越注重匹配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喜好。”
据了解,今年以来,新零售战火蔓延到线下后,传统小型便利店、小业态成为资本抢占的投资热点。便利店品牌方面,有全时、好邻居、便利蜂、十足等本土品牌,还有7-11、罗森、全家等外资品牌。而目前阿里、腾讯、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以及老牌零售商巨头企业纷纷进驻,使得数据获取、位置、资本、产品等多方面竞争白热化。
而就便利店自身运营而言,《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提出,当前便利店运营成本快速上升,特别是租金和人工成本,中国便利店企业亟待提升管理精益性对抗成本上升。此外,还有商品结构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等问题。
(实习生刘一璟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