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创新说丨谢炎:把手机系统照搬到汽车上,如同削足适履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1-06 20:56

    每经记者 骆一帆 每经实习编辑 张北

    4年前,阿里开始真正研发汽车软件系统。那一年,中控大屏还不是一款上市新车的标配,“软件重新定义汽车”这个概念听上去,更像是拿来忽悠人的东西。

    “以前在汽车上,软件只是个辅助角色,底盘、发动机才是主角。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开始意识到,软件才是未来汽车产品胜出的关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阿里AliOS首席架构师谢炎说。

    眼下,向智能网联化转型几乎已成为所有车企的规定动作,但问题是,软件在汽车上究竟该如何运用?

    “往中控大屏上植入一个软件系统,并不是软件在车辆中应用的正确方式,那只能叫作‘中控智能’。”在谢炎看来,软件应该贯穿于整个驾乘场景中,即“全车智能”。尽管现在阿里也没能实现,但这并不妨碍“全车智能”成为未来汽车软件系统的发展方向。

    AliOS PK安卓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软件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阿里AliOS为代表针对车辆开发的软件系统;二是,基于安卓进行修改、平移的软件系统;三是,以特斯拉为代表,车企独立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

    如果对这三个汽车软件系统进行归类,第一类和第三类更为相似,它们都是系统基于汽车产品重新开发而来;第二类软件系统则是基于安卓,这一手机软件系统改造而来。

    “我们觉得安卓手机系统照搬到车里来是不适用的,这就像试图把一个脚削一削放在鞋子里一样,削足适履。” 谢炎说。

    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安卓却有着相当的话语权,不少车企都选择与之合作,升级、平移其操作系统。“我们承认安卓在手机上的生态确实非常强大,这也是微软没法跟安卓竞争的原因。”

    谢炎向记者分析,随着智能互联汽车的发展,这类软件系统的劣势将会逐渐显现。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带手机,在手机上能完成的功能就不需要平移到汽车中。基于安卓系统简单升级而来的车载软件系统,短期内或许是解决方案,但长期来看是不具备竞争力的。这也是阿里提出打败安卓的一大信心所在。

    对于车辆软件系统,阿里的想法是:最终实现 “全车智能”。所谓“全车智能”,意思是软件系统融入整个驾乘场景当中,包括智能驾驶、车路协同、人机交互等,甚至可以进一步向外延展更多场景中,比如洗车、停车、加油、保险等。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通过安卓系统升级难以实现。因为安卓毕竟是手机系统,无法与所有驾乘场景完美兼容,但专门针对用车场景量身定做的软件系统则不然。

    在谢炎看来,现阶段,阿里AliOS系统与安卓系统看起来差不多,因为两者都停留在“中控智能”状态。但未来,AliOS系统将不断升级、进化,最终实现“全车智能”。

    “我举一个例子,你想想车是这么大的一个硬件,它可以接入的传感器、可以接入的导航模块、可以收到车辆本身的很多信号,但这些都是手机所没有的,车载导航会因为这些更多的数据比手机导航做得更好,只是今天还没有做到这个程度而已。” 谢炎向记者表示,车内核心体验的应用、差异化的应用、以及影响用户决定的应用,必然是发生在车上,而不是在手机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车企做好分工

    按照阿里的想法,AliOS系统是专门为车设计,所以长期来看会比安卓系统更具竞争力。其实,这一特点,上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自主开发系统也同样具备。目前,在向“全车智能”目标迈进的路上,特斯拉已经走在了最前列。

    “我觉得特斯拉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它可以做到不仅是中控屏的升级,还有其他ECU(电子控制单元)的升级,这也是各个车企都在追求的。” 谢炎认为,虽然特斯拉已经做得不错,但毕竟是一个整车企业,研发重心主要放在整车上。未来,汽车软件代码将庞大到难以想象,整车企业想要独立开发必须要拥有一支庞大的软件团队,而这对车企来说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初,阿里就清楚自己并不是要造车,而是只做汽车企业不擅长的产品。如,软件系统、AI产品、新零售等。所以,阿里希望能与车企密切配合,相互之间做好分工。

    从2014年成功牵手上汽以来,阿里在软件系统方面就一直在积极寻求合作。目前,除上汽旗下荣威、名爵、大通三大品牌外,阿里AliOS还与东风雪铁龙、福特、观致等多品牌展开了合作。在今年9月底的云栖大会上,阿里AliOS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开放了包括云应用开发、场景智能感知等6大类60余项底层系统级别能力,旨在能与更多的整车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

    尽管阿里以软件技术为主,但也同样需要整车企业的技术支持。“虽然AliOS可以提供基础的核心系统、开放的服务生态和场景智能的技术能力,但这些都是‘未完成’的产品,我们尊重并支持车企在AliOS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求、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进行深度订制。” 谢炎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易纲: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和强监管、稳增长的平衡性

    下一篇

    罗永浩发布会回应:锤子成都公司未解散 系研发人员调整整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