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银保监会就《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修订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陈旭
10月26日,银保监会就《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据介绍,本次修订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根据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征求意见稿》并适时发布实施。对于保险资金投资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领域和项目,还将出台配套政策予以支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次修订《征求意见稿》的背景是,银保监会为进一步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2010年原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发现,《征求意见稿》最大的变动在对于投资资质和投资规范等方面的规定,放开保险公司的投资资质,对保险公司投资的标的资质方面也有所调整。
例如在投资资质方面,《征求意见稿》显示,保险公司投资股权应当符合成立时间一年以上、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净资产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货币单位以下同)等条件。而在之前的《暂行办法》中,规定保险公司投资股权的资质是“上一会计年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且投资时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上一会计年度盈利,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这显示保险公司在股权投资资质方面明显放开。
在标的资质方面,《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保险资金不得投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或者资产增值价值,高污染、高耗能、未达到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技术附加值较低等企业股权。不得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不得投资设立或者参股投资机构。
而在《征求意见稿》中,该条款已经取消,调整为“保险资金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和一般股权投资,应当在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条件下,综合考虑偿付能力、风险偏好、投资预算、资产负债等因素,稳健选择投资的行业范围和企业类型。”
此外,在投资规范方面,《征求意见稿》也进一步做了完善,除保留了《暂行办法》原有的规定,还加入了新的条款。例如:不得采用非现场方式表决,不得委托投资机构或其他机构开展投资;不得采取虚假合同等方式,或者通过关联交易损害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利益;不得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向保险机构和关联方循环出资等。
银保监会表示,本次修订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股权办法》不再限制财务性股权投资和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要求保险公司综合考虑自身实际,自主审慎选择行业和企业类型,并加强股权投资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建设。
对于此次修订,银保监会表示,《股权办法》取消了保险资金开展直接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赋予保险机构更多的投资自主权,可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其次,有利于提升股权融资和直接融资比重,引导保险资金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资本性资金,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杠杆,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韧性;三是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保险资金发挥机构投资者积极作用,更好服务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等国家重大改革举措,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优势的行业和领域,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监管层此时放开股权投资限制,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增速回落、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实体企业融资难度增加、经营压力上升,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生存压力明显。”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另一方面,在经历2017年以来金融严监管之后,保险公司之前大面积举牌上市公司的野蛮行动已经得到遏制,险资进行战略性投资已经具备条件。因此,监管层选择此时放开财务性股权投资和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主要是为提高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加大险资长期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提振市场信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上周以来,银保监会就不断释放信号,支持险资稳定市场。10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为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维护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徐承远表示,这一系列政策背后代表了监管层引导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坚定态度。在监管层引导下,保险资金的股票质押专项产品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规模和比重或将上升。对险资而言,一方面投资此类产品有利于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和提高投资收益。但另一方面,投资此类较高风险的资产,险资也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股票价差损失风险、企业经营风险等,险资风险管理水平需要提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