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精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特华投资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76亿股给华安保险,占公司总股本的9%,转让价格为3.2元/股,总交易对价为5.63亿元。原本持股0.99%的华安保险,持股升至9.99%,成为精达股份第二大股东。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卢九安
昨日晚间,精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华投资”)与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保险”)签订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7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转让价格为精达股份最新收盘价3.2元/股,总交易对价为5.63亿元。
转让后,特华投资持股从21.80%降至12.80%,原本持股0.99%的华安保险,持股升至9.99%,成为精达股份第二大股东。
针对此次股权转让,精达股份公告指出,特华投资此番股权转让是基于自身战略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本次转让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动。转让后,特华投资持有精达股份无限售流通股2.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80%。
10月14日,精达股份发布公告称,接到公司控股股东特华投资提交的《转让股份告知函》。特华投资基于自身战略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2018 年 10 月 14 日,特华投资与华安保险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76亿股,转让股份数占公司总股本的9%。本次股份转让的转让价格确定为每股人民币3.20元(即10月12日收盘价),转让价款共计人民币5.63亿元。
股份转让双方一致同意,股份转让协议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华安保险向特华投资指定账户支付目标股份转让价款总额的50%。支付50%价款且协议约定的股份交割先决条件全部成交之日起20个交易日内,双方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成交割手续,将目标股份登记在华安保险名下。在交割手续完成后的3个工作日内,华安保险向特华投资指定账户支付目标股份转让价款的全部剩余款。
转让后,特华投资持有精达股份2.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8%,华安保险持股9.99%。值得注意的是,精达股份、特华投资和华安保险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湖南商人李光荣。此番股权转让,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每经记者注意到,华安保险此番入股精达股份恰逢险资投资的“松绑”时机。10月13日,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表示,鼓励保险机构以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的方式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积极地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此前,华安保险没有在境内、境外其他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情况。
公告中称,华安保险受让精达股份的股份,主要是拟通过权益投资,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本次权益变动后,在未来12个月内,华安保险无继续增持精达股份股票的计划。如华安保险未来发生相关权益变动事项,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及其他相关义务。
公开资料显示,华安保险是由央行批准于1996年创立的一家产险公司,总部设于深圳,注册资本21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各种财产险、责任险、信用保证险、农业险、意外伤害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华安保险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还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其净利润为7.63亿元,2016年华安保险实现净利润2.92亿元,2017年华安保险实现净利润仅为4182.2万元。以2017年华安保险保费收入居前五的险种来看,分别是车险、意外伤害险、企业财产险、责任保险和健康险,五大险种均显示承保亏损状态,其中车险亏损为2.26亿元。根据年报,2017年华安保险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86.8%。
对于业绩下滑,彼时华安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市场环境及行业周期的影响,我司在承保方面综合成本率偏高,资产配置策略与投资市场相比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投资收益率偏低,导致公司整体利润有所波动。2018年我司将围绕‘价值导向,责任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的指导原则来开展各项经营工作。”
从此前华安保险披露的2018年二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截至2018年6月末,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1.69%及244.50%,保险业务收入328209.66万元,净利润-566.53万元。显然,净利润让在持续缩水。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华安保险表示,受市场环境及行业周期的影响,公司在承保方面综合成本率偏高,资产配置策略与投资市场相比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投资收益率偏低,导致公司整体利润有所波动。
华安保险2018年二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18年2季度,我司流动性正常。报告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181.32万元,较上期减少-394.81万元,主要是投资活动现金流较上期减少180827.79万元所致。预计未来3个月内,我司综合流动比率及压力情景一和压力情景二下的流动性覆盖率均为正常,故无需启动应急计划或采取相关措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