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机构人士认为,当前A股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着力配置权益资产为主的积极型FOF产品投资价值凸显。
每经记者 陈晨 每经编辑 吴永久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日,受美股大跌影响,A股千股跌停的日子又来了。而节后4个交易日,沪指累计跌幅就达8.43%,不少投资者的市值波动幅度剧烈。
虽然说,目前A股估值是否到绝对低位有待商榷,但不少机构人士认为,当前A股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着力配置权益资产为主的积极型FOF产品投资价值凸显。
而数据显示,虽然今年股市差于去年,但券商发行的FOF产品受到追捧。2018年以来,券商发行FOF产品达92只,规模达到166.6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74%。
就在业内对私募FOF讨论火热时,火山君10月10日获悉, 华泰证券资管推出了业内首个自主研发的“LENS明鉴”FOF/MOM投研一体化管理平台,并表示,将陆续推出具有大类资产配置特色的华泰明星私募FOF系列产品。
提及券商私募FOF,想必可以算得上比较火的产品了,尤其是大型券商推出的明星私募FOF,阵容豪华,资金募集规模巨大,引发市场关注。
比如中信证券3月推出的私募FOF率先集齐了千合资本、淡水泉、景林资产、海宁拾贝等六大知名私募,两天就卖出了40亿元,一时风头无两。紧接着4月,招商证券也推出了重阳投资、景林资产、千合资本、望正资本等明星私募作为管理人的私募FOF产品。再到5月,国泰君安资管全明星FOF产品上线,集齐千合资本、景林资产、明达资产、宽远资产等多位明星私募。上述“三巨头”合计销售超过100亿元!此外,国信证券、国融证券等也都纷纷加入了阵营。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注意到,Wind数据统计,2017年以来券商私募FOF产品呈现逐步升温趋势,尤其是今年以来,伴随着上述明星私募FOF的发行,券商私募FOF产品出现了数量、规模双爆发。2017年券商发行(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FOF产品59只,规模达95.7亿元,相比2016年增长了150%。2018年以来,券商发行FOF产品达92只,规模达到166.6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74%。
“大类资产收益呈现周期轮动特征,从长期市场表现来看,单一类资产难以连续两年跑赢其他资产。投资者通过借助FOF形式的组合投资,能够投资多层次资产、多元策略风格产品,二次分散风险,使得产品的收益曲线更加平滑,实现稳中求进。”有业内人士表示到。
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相比于单一的固定收益或权益资产,配置型FOF通过投资不同资产类别的基金,兼具进攻和防御性。在市场上涨时获取向上的弹性,在市场下跌时有效控制下行风险,降低整个组合的波动率,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水平。在不同市场情形中,通过管理人的专业判断,可以在大类资产配置的前提下适度调整稳健型资产和进攻型资产的比例,获取长期平滑收益。
今日,受美股大跌影响,A股三大指数开盘大跌3%。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盘跌5.22%报2583.46点,跌破2638点,创出2015年6月以来的新低。此外,深证成指跌6.07%报7524.09点,创业板指跌6.3%报1261.88点。
“当前,A股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着力配置权益资产为主的积极型FOF产品投资价值凸显,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上述人士继续说道。
不过,也要看到的是,当前,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处于重要转折期,各类型资产管理机构在客户需求挖掘、产品创设及投资管理等方面的禀赋不尽相同,需要以更高效的方式协同联动,共同解决投资痛点,创造客户价值。
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同质化”产品和较大的市场波动,投资者对于专业资产配置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迭代更新,投资者对金融服务的多样性、便捷性、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市场参与各方迫切呼唤着专业分工、相互协作的“资产配置时代”到来。
10月10日,火山君从华泰证券资管处获悉,其率先于业内推出自主研发的“LENS明鉴”FOF/MOM投研一体化管理平台。
火山君更进一步了解到,该系统坚持主动管理和量化分析双管齐下,全面聚焦客户需求,通过量化模型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地解决投资痛点,实现尽调管理、基金筛选、风格分析、组合构建、风险管理、业绩归因、客户服务等MOM/FOF业务全流程管理。
同时,该系统建立了底层数据中心,基于平台化、体系化、数字化的支撑,实现对基金管理人和产品的科学研究评价,有效落地机构投资者、高净值客户定制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火山君还了解到,为了迎接FOF时代的到来,华泰证券资管也将陆续推出具有大类资产配置特色的华泰明星私募FOF系列产品,从全市场精选出在股票多头、宏观对冲、量化股票对冲及商品套利等领域具备突出优势的顶尖私募作为底层产品核心管理人,通过明鉴投研一体化管理平台动态调整多元资产、多元策略、多元风格,充分分散风险,帮助投资者获取长期稳定回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