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2关口,现报6.9230元,日内跌超280点。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刘世锦撰文表示,破7论和保7论都忽略了均衡是动态的,有涨有跌是外汇市场的常态,人民币仍属相对强势。
每经编辑 郭鑫
10月8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下跌。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尾盘跌至6.9100,创8月16日以来新低,较上日官方收盘价跌逾280点,较上日夜盘收盘跌逾410点。离岸人民币大跌超200点,日内再破6.91,报6.9160。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逾200点,跌破6.91关口,最低报6.9154。随后,离岸人民币迅速形成反攻。
北京时间7:45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快速拉升约50点。随后,人民币继续大幅反弹,升破6.90关口,报6.8971,跌幅缩窄至100点以内。不过截至下午4点左右,离岸人民币再度下挫,已经接近日内低点。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165个基点,报6.8957,创2017年5月11日以来新低。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792,16:30收盘价报6.8814,23:30夜盘收报6.8685。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刘世锦撰文表示,破7论和保7论都忽略了均衡是动态的,有涨有跌是外汇市场的常态,人民币仍属相对强势。
他表示,应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针对社会上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和守住某个“关口”的主张,重要的不是具体“点位”,关键是汇率机制要正确。只要机制正确,不怕“点位”不回来。
10月7日,中国央行宣布,10月1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中国央行强调,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还称,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
央行表示,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此外,10月7日,中国央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中国9月外汇储备30870.2亿美元,不及预期31050亿美元和前值31097.2亿美元;为连续两月下降,9月环比减少227亿美元,降幅为0.7%,而8月减少82.3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18年9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不断增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