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谈“天地一体化”: 要考虑如何创造一个全新安全可控网络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9-17 21:48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王小谟表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给我们的网络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是一种挑战,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这样的任务中怎么创造一个全新的安全可控的网络。”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杨欢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给我们的网络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是一种挑战,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这样的任务中怎么创造一个全新的安全可控的网络。”在9月17日举行的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王小谟如是指出。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首个启动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是通过“天基组网,地网跨代,天地互联”的思路,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空间网络为延伸,拓宽互联网的跨度和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布最新成果——地面信息港将进入先行建设阶段。这意味着,该系统更多整合数据资源、提供空间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将有望率先投入探索。

    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自2006年在国内被首次提出以来,建设一个基于中国本土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重要价值不断成为业内共识。其重要性在于,该系统能够满足在军事、民生、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需求,在民用领域,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其能够保障应急通信的畅通。

    在王小谟看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确实存在诸多益处,但同时,它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举例说到,“第一,它应该是全球覆盖的,第二,应该是军民融合的,第三,应该是宽带的高速公路,最后,它要跟各种网络相接,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网络安全。”

    事实上,在信息建设领域,中国存在“天弱地强”的情况,天基信息网发展不平衡,各卫星系统独自建设,因此,要形成天地一体的信息服务能力,需要解决从天上到地下的问题。

    王小谟也指出,“在地面大多数用的TCP/IP体系,若要实现天与地的连接,就存在网络共存的问题,比如,在天上延时很长,而且天地不对称,同时,还有高误码率、中断等问题。而在天上更容易受到攻击,安全也是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用到天地一体化的网络之中。”

    强大的地面网络仍然重要

    在外界看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另一个好处在于,能够为正处于全球组网过程中的北斗卫星系统提供更多商业应用空间。

    但根据不同国家的实践,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仍存在着多种组网的可能性:大部分处理在地面完成、星上设备简单的“天星地网”模式,整个系统可以不依赖地面网络独立运行的“天基网络”模式,以及介于二者之间,天基与地面相互配合的“天网地网”模式,不同模式下,系统对天基网络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多种网络结构中,‘天星地网’模式最为成熟。”王小谟认为。而他同时也指出,这种网络结构需要有强大的地面光缆设备,因此,继续完善地面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最终成型的关键。

    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中国卫星系统仍处在组网的关键时期,具体系统的建设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讨论验证。

    “现在,中国卫星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单星到组网到全球,空间体系日益完善;同时,星间链路从无到有,星间通信能力不断增强,星载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天基网络也不断增强。”他指出,“但比较成功的案例都是经过几代迭代发展的,仍然有更多值得探讨的空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物联网时代 网络“末梢”安全更具挑战性

    下一篇

    雷科防务第一大股东拟变更 受让方之一为私募公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