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西安设计师生存图鉴:不是“活”好就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9-14 11:30

    每经记者 高湘山    每经编辑 刘琳    

    关于设计师“苦逼”的段子,网上没有一火车,也有一火车皮。

    在自诩行业“老油条”的L君看来,西安设计师尤其不容易。

    上个月聚会,当初他们班30个人学设计,现在就剩5个人还在这个领域。剩下的还能坚持多久,没人知道。

    “大家都是出来赚钱的,到最后倒像是搞情怀。”

    甲方“爸爸”无止境的改方案,虽然是设计师长久以来吐槽的主要内容,但在西安,能接受甲方“爸爸”的摧残,有时候也是一种荣幸。

    以政府、国企为主要客户的西安市场,接到一个好单,并不容易。

    此外,网络平台的挤压、外埠企业的竞争,对很多自立门户的设计师来说,生存尤其不易。

    面对激烈的竞争,在学校时醉心于“创作”和“艺术”的设计师们,落差巨大。

    “绝不会让孩子再做设计师!”不少设计师这样说。


    “忘掉”艺术吧!

     在大多数人眼里,设计师是接近艺术的职业。

    “我们上学时也这么想。”W君扶了扶厚厚的眼镜说。

    艺术是创意的表达,是个性的展现。但学校进入职场的第一关,设计师首先要学会的是放下自己,适应客户。

    据他介绍,毕业一年后,能继续从事设计行业的不足50%;而三年以后,在这个行业能坚守下去的最多只有10%。

    “设计要提交的是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创意。”W君说,倾听客户需求是首要的。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在作品中张扬自己个性的设计师凤毛麟角。

    服务行业是对人的服务,相互沟通中难免会有情绪的起伏,信任就显得特别重要。

    建立信任,无疑需要设计之外的技巧。

    许多公司均会有专人负责与客户沟通,然后再将甲方要求传递给设计师——同时也可防止设计师跳槽时带走客户。

    设计师中也有自身沟通能力非常好的,但他们往往最终都转型做了市场。其一更赚钱;其二,不用像设计师那样经常加班。

    设计师最期望遇到的是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甲方。

    “如果合作双方不能很好地相互了解,即使绑在一条船上,有共同的目标,也不能做到力往一处使。”从地产推广到品牌设计,再到自己经营工作室的L君对此尤有体味。

    圈子里对甲方“修改意见”的调侃层出不穷,设计师硬生生被逼成了“中国美工”。太多段子,L君都经历过。

    经过多年修炼,他“窥心术”的功底已经非常深厚——大到客户的年龄、背景、日常喜好,小到某个阶段的心情状态,均能对客户作出精准判断。

    “唯如此,才能尽可能规避合作产生的摩擦。”L君说,“至少可以少加班啊!”


    关系才是“王道”?

    除了面对客户“爸爸”各种专业与不专业的修改意见,修炼到一定水准,自立门户的设计师,还要面对市场更多的困境。

    自开设独立工作室以来,L君才发现,能有机会接受甲方“爸爸”的摧残,有时候也是一种幸运。

    按常理,广告设计更多是为一些自主品牌提供服务,但西安的品牌活跃度远不及沿海,经济模式还停留在国企为主、民营较弱的状态下。

    政府、国企的单子,不但好,而且大,是所有设计公司都紧盯的“肥肉”。

    “政府和国企单位所占的市场比例非常大,如果你没有一些关系,操作起来就不太现实。”

    L君说,有一次广告竞标比稿,即使他对自己的创意和表达很有信心,但依旧知道胜算不大。

    果然,竞争对手动用关系拿下项目,但最终使用的方案,却是照着他们的方案修改所得。

    “完全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走。”现在回想起来,L君仍狠狠地扔出两个字:“恶心!”

    “以前这种现象在西安特别凶。”已经转战会展专业设计师的F君,对此类现象则显得平淡。

    不过,据他们介绍,目前西安市场也开始出现了有偿比稿,也算对设计师劳动的肯定。

    但独立设计师的日子依旧有待改善。

    一方面,西安几千家广告公司,行业里大部分人都没有所谓的特殊“资源”。眼瞅着政企“大客户”的“蛋糕”被瓜分,自己只能忍住不舍,转而盯住“小客户”的“小豆包”。

    然而,设计师行业的门槛又出乎意料得低。小份额市场上,“几个人,几台电脑,找个地方就能开工”,竞争的激烈度自然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猪八戒、威客等网络平台对本地设计业务也有非常强的分流。

    一个LOGO,五六百块,这种低价走量模式,是L君这种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所不愿意涉足的。

    “本地的设计行业几乎没什么活力”。L君如此说。


    有行业,无生态

    对设计师来说,一件有影响力的作品很重要。

    但这需要机会。

    如耐克、阿迪等行业巨头,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往往会给年轻团队和私人工作室一些参与的机会。

    年轻设计师适合品牌的独特创意,往往会从中迸发出来。他们也因此崭露头角。

    西安本地的项目往往有一种“门第偏见”。

    发展成熟、效益可观的公司,常常从一开始就绕开了本地的合作伙伴。

    “可能就是看不上吧!”F君说,相比本地,很多企业还是青睐一线城市的设计公司,觉得他们的设计师自带光环,想法也更为开放灵活。

    对此,L君同样深有感触:“很多本地企业宁愿花费大价钱,去选择一流城市的二三流设计,也不愿在本地多瞧一眼。”

    他介绍说,这几年西安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专业水平相当不错的设计公司,虽然收费适中,更懂本地文化和市场,却也是空耗着等活儿干。

    “一方面,他们在商业运营方面有欠缺;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始终不愿给本地设计师机会”。

    商业运营,确实是本土很多设计公司的短板。

    由于是轻资产创业,负责创意前端的设计公司每年都会有新面孔出现,但因为没有稳定的客户做支撑,往往难以长远发展。

    L君感慨,在这种情况下,本土设计的发展,只局限在技术层面,没有良性循环,难免会呈现一种活力不够的感觉。

    此外,西安现在并没有设计行业相关的官方组织,只有一家名为“平面为墙”的设计师民间协会。

    该协会近两年来在业内自发组织过一些活动,但在F君看来,这对于整体行业的促进力量甚微。至于建立行业规范体系,更无从说起。

    谈到行业规范,L君想要吐槽的更多。

    “制定规则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按着流程走吗?”L君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西安,大家似乎已经默认:项目完成后尾款收不回来。

    他也遇到过那种“奇怪”的客户,服务过程中不多做交流:“有问题不说,就憋着一股劲儿,攒到最后让你的尾款变没影儿。”

    所以,熟人客户,是L君最喜欢的。一方面,更容易沟通;另一方面,不用太担心结款。

    但,显然,没有一个企业仅凭熟人客户可以有远大的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国家统计局:如果没新疫情发生 猪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下一篇

    陕西车险大降价?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