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海底捞上市在即,去年12亿净利润能否撑起今日百亿美元估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9-04 22:21

    投资界给予海底捞的估值已攀升至100亿美元。部分认同高估值的投资人表示,主要是看好其未来门店下沉二三线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且认为扩张瓶颈尚远。但也有专家表示,“如此高的估值,对海底捞而言并非好事,将来必然会伴随着市场对其严苛的‘审判’,而且必须时刻要证明自己的估值是合理的,否则将会受到市场严厉的‘惩罚’。”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实习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叶峰    

    9月3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海底捞已通过上市聆讯,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比上年同期(47.56亿元)增长54.4%。与此同时,投资界给予的估值更是攀升至100亿美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海底捞是否配得上这100亿美元乃至更高的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保持“量价齐升”的基础上,做好规模和盈利的平衡。不过记者发现,海底捞在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同时,也推高了企业的负债。

    “量价齐升”撑起高估值?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海底捞寻求至10亿美元(78亿港元)的IPO下周获批,计划于8月23日进行港交所聆讯。据称,海底捞上市估值约在90亿至120亿美元间,贝莱德、中投和高瓴资本最有可能在海底捞基石投资者的角逐中胜出。

    记者采访多位投资界人士,部分认同高估值的投资人表示,主要是看好其未来门店下沉二三线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且认为扩张瓶颈尚远。华南某券商餐饮行业分析师在9月4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传统火锅店在2016年就面临着关闭潮的问题,市场新进入的玩家存活率并不高,因此,海底捞“量价齐升”的策略可使其在二三线城市纵深更具竞争优势。

    但也有专家对此不敢苟同。9月4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此高的估值,对海底捞而言并非好事,将来必然会伴随着市场对其严苛的‘审判’,而且必须时刻要证明自己的估值是合理的,否则将会受到市场严厉的‘惩罚’。”

    事实上,有关于海底捞的估值讨论由来已久,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海底捞的这100亿美元估值正是参照了呷哺呷哺。早在今年五月,就有分析指出,如果参照呷哺呷哺的30倍PE来估算,海底捞未来上市后的估值有望达到358亿元人民币。

    不过,如果对标同是火锅企业的呷哺呷哺,海底捞的估值确实高出一大截。招股书显示,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为106.37亿元,溢利11.94亿元,2016年营收为78.08亿元,溢利9.78亿元,利润增幅为18%。而2017年呷哺呷哺营收总额36.6亿元,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幅15.9%。截至9月3日收盘,市值仅为16.86亿美元。

    前述券商分析师坦言,海底捞净利润及其增速高于呷哺呷哺近3倍,因此对照呷哺呷哺目前27倍的市盈率,理应有更高的想象空间。可即便估值同样放大三倍,按照目前的水平,海底捞估值也不过60亿美元。但在前述分析师看来,二者的发展速度和模式不完全相同,不可同日而语。

    可见,市场对海底捞估值高企的认同感很强烈,这或许跟海底捞目前“量价齐升”的经营策略有关。

    有关于“量”的提升,招股说明书信息显示,2015年至2017年间,海底捞在一线城市的店面从50间逐渐增长至65间,而二线城市的店面数量却从71间增长至120间;而体在价格上,海底捞的人均消费近年来均能上涨1到2元,这也使得二线城市营收从2015年的28.80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52.31亿元,其营收占每年总营收比例均超过50%。可以说,二线城市为海底捞上市贡献了半壁江山。

    以招股书披露的细节来看,倘新门店大约1到3个月就能达到单月盈亏平衡,6到13个月即可完成门店投资资本回报,海底捞认为,高速扩张可以使现金流压力大大减轻。

    负债扩张还玩跨界?

    但这种盈利模式也让一些投资者表示担忧。

    记者注意到,海底捞营收在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增速却下降巨大。2016年的净利增速137%,2017年骤降至22%。9月4日,深圳某大型PE投资总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或与快速扩张开店有巨大的关系。

    据招股书披露,海底捞在2018年预计开设新店180家至220家,根据官方给出的800到1000万元/间的投入金额预算,所需金额至少在14.4亿元。然而,截止到今年6月31日,公司的现金净额已为负数,且流动负债高企,截至2018年7月31日,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892.3万元。公司在招股书中这样写到,上市募集资金后,计划将募资的约60%用于业务扩张,约15%用于偿还贷款。

    可即便如此,公司还在近期对外投资了一笔。据《投资界》7月20日消息,利和萃取近日完成4000万元新一轮融资,由海底捞集团领投,青岛地铁金控、山东省国投、甘肃轩辕药业、青岛中铭黄海基金等跟投。而有关于利和萃取的介绍,工商信息显示,这是一家从事天然产物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及精细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与海底捞的餐饮主业并无关联。

    这也引发外界对企业流动资金风险的更多担忧,认为海底捞这样的做法欠妥。宋清辉表示,跨界并购带来的问题很多,关键还在于双方的协同。“不少公司通过跨界并购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如果公司内控不严,失控的可能性将成倍放大。”

    可见,企业目前已面临扩张和效率的考验,宋清辉还认为,如果在此期间企业创新的步伐放慢,没有做到持续推陈出新,就无法持续吸引消费者。“如果连消费者都不买账,高企的估值就是一句空话。”他说。

    海底捞上市在即,而上市后股价是否能在“量价齐升”的刺激下持续走高,还未可知。不过此前有消息曾曝出,海底捞上市后,董事长张勇可能进行必要的市值维护,也就是筹集和成立自己的基金进行护盘和后市稳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跨境电商“围猎”区块链 “海淘”商品仿冒问题有望改善

    下一篇

    雷鸣科化等6家公司联手 拟投10亿发起设立“国元农村人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