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进入清盘期的基金数量达到48只,再创月度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清盘的基金总数量已经是2017全年清盘数量的2.5倍。
随着A股主要股指持续下探,小微基金、空壳基金数量大增,基金清盘的数量再创新高。
数据显示,8月份进入清盘期的基金数量达到48只,超过7月42只的清盘总量,再创月度新高。而今年以来清盘的基金总数量已经达到创纪录的258只,是去年全年清盘数量的2.5倍。
8月31日,又有两只基金发布清盘或拟清盘公告。
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鉴于中欧骏益货币市场基金已出现基金合同终止事由,根据基金法、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和基金合同有关规定,中欧基金应当依法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并终止基金合同,不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为8月30日,并于8月31日进入清算程序。
银河量化多策略混合也在同日发布公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银河基金经与基金托管人中信银行协商一致,提议终止《基金合同》,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公开数据显示,今年3月底成立的银河量化多策略混合,成立时间不足半年,基金2.16亿元的首募规模在今年半年报中只剩2804.8万元,沦为迷你基金。
基金清盘方式通常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开持有人大会表决清盘;二是触发清盘条款直接清盘,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表决。从全市场基金清盘进展看,8月份表决通过清盘的基金数量为25只,直接清盘数量为23只,两类合计清盘数量为48只,超过7月份42只的数量,再创单月清盘数量新高。
截至8月末,今年以来公告终止合同并进入清算期的基金数量达到258只,比去年全年的102只猛增152%,而且也超过了2014年到2017年4年合计155只的清盘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政策和基金运作管理性价比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基金清盘正呈现加速态势。
有基金分析师表示,基金清盘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每只基金都需要支付部分固定费用,如果规模过小就会导致收入无法覆盖费用形成亏损,同时投资运作的难度也会加大;另一方面,定制基金一旦遭到资金方赎回,若市场上找不到其他资金,基金公司也会选择清盘。
北京某小型公募的市场人士也表示,近两年来公司对迷你基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努力护盘逐步转变为接受清盘。“以前基金公司怕出现基金清盘的负面,现在公司领导对基金清盘的容忍度高了,既然基金不挣钱,何必硬撑着。”
北京某中型公募的市场人士也透露,他所在的公司近期有只货币基金清盘,为机构定制货基,机构资金撤出后,基金规模很小,管理费无法覆盖基金的正常运转,只有选择清盘。
根据相关监管要求,基金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总数超过10只或同类迷你基金数量超过3只,或“囤积”新发基金批文导致“批而不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公司产品申报。
上述基金分析师透露:“为了不影响后续产品的申报发行,有基金公司甚至不惜去库存先把基金成立,随后不久就清盘,以达到符合新基金申报要求。沪上某公募今年2月成立一只混合型基金,8月就清盘了,包括分级基金清盘也是为了符合监管要求。”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行情低迷,叠加一些委外机构赎回压力,小微基金数量大幅增多,成为基金清盘数量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人士对此表示,因为今年股市低迷,基金业绩欠佳导致投资者赎回压力很大,他所在公司不少基金因此变成了小微基金和迷你基金,继续运作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该人士称,“基金带不来赚钱效应,投资者赎回是很正常的,这也导致基金清盘数量在今年增长较快。”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量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上半年,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量为612只,这一数据也比去年末新增269只,小微基金数量占比也从去年末的7.67%骤升为12.41%。
从基金类型看,混合型基金是基金规模下滑的“重灾区”。截至今年上半年,2241只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1.66万亿元,平均单只基金规模为7.39亿元,这一规模比去年末下滑20.9%。而混合型基金中的保本基金,在监管收紧和市场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基金规模萎缩最为严重。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总经理表示,随着上半年股市调整,他所在公司旗下的公募基金迷你化很严重,市值缩水叠加投资者赎回,公司旗下一半以上的基金都在2亿元以下,也有基金触及5000万元规模的清盘线。“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做好基金的持续营销,与销售能力比较强的渠道合作,希望推广基金定投方法,慢慢把规模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