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晚,洽洽食品(002557,SZ)发布了2018年度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7,442.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04.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4%,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洽洽食品表示,产品升级及创新策略推动了业绩增长,公司通过聚焦优势主业,强化旗下品类,打开未来发展空间。
从洽洽食品的亮眼业绩,不难看出近年来中国坚果炒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整体态势。据统计,从2005年120亿元的整体市场规模到去年的1327亿元,坚果炒货行业的市场规模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持续递增。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坚果炒货食品生产与消费国,同时也是全球坚果炒货业增幅最快的国家。
市场规模几何倍数激增
随着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食品结构也由原来的温饱型格局逐渐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方向转化。其中,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呈几何倍数激增,高出食品市场平均增长率近20个百分点,俨然已经成为主流消费产品。而据CBNData数据显示,休闲零食的热销品类也在不断变化,从蜜饯果干到坚果炒货,再到饼干糕点,均依次占据过销量榜首,但从整体来看,高糖分食品正在被替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正在转移,“营养健康”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目前,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将消费体验放在第一位,“人、货、场”之间的关系正在重构。自2014年以来,网上零售额增速逐年下降,纯电商红利时代拐点已然到来。在当前趋势下,仅专注于电商引流的休闲食品企业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传统商业的线下布局将转化为优势浮出水面,转型发展机遇显现在即。以洽洽食品为例,去年,公司牵手知名快消品供应链电商——京东新通路、掌合天下,打开B2B市场,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物流”的三方面升级融合,在未来消费升级中将持续线下客户转化为红利。
坚果成休闲食品新生力
在众多休闲食品中,坚果拥有天然健康属性,有望成为休闲食品的新生力量。根据英敏特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坚果消费仅为美国人均3.2%,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六成以上消费者已然认识到了坚果的高营养价值;国内近四成消费者比半年前食用了更多的坚果,且广泛认为其可口且便于食用。据统计,目前我国进口的树坚果主要包括:开心果、巴旦木、核桃、夏威夷果、腰果等。
从总体来看,当前坚果行业集中度较低,但随着坚果原料本地化、工艺复杂化、产品复合化等各项进程的不断推进,早期积极培育坚果树、率先实现坚果原料进口替代的企业将占得先机。目前,洽洽食品已然高筑起原料端护城河:继研发改良种子、增加葵花籽种植基地建设面积、开展树坚果原料基地建设、加大新品原料培育力度后,洽洽在美国设立了境外子公司,以实时获取海外市场坚果种植资源、接触国外休闲食品行业最新信息;而在今年5月,洽洽食品与合肥华泰集团增资成立坚果派农业有限公司,打破原有竞争格局,积极布局坚果原料种植。从整体来看,洽洽食品有望率先解决夏威夷果、碧根果等原料成本过高的问题,带动中国坚果行业长远发展。
洽洽食品多点布局
2018年,洽洽食品引入了全球战略定位咨询领域知名品牌——里斯中国作为战略咨询合作伙伴,不断清晰自身战略规划。在原料升级助力下,洽洽食品一方面聚焦优势主业,针对不同消费需求提出差异化、年轻化战略,传统红袋、蓝袋、葵珍、皇葵等多款瓜子产品销售持续放量,蓝袋系列自投放以来不断激活瓜子市场,上市至今总营收已突破11亿元,有望接力传统红袋成为“新国民蓝袋”,“洽洽蓝”已然成为坚果炒货领域内一道新的风景线;另一方面,洽洽优化传统搭配,陆续推出“每日坚果”小黄袋、坚果乳——“坚果先生”等产品,以“健康营养”为主要营销点。其中,“每日坚果”小黄袋上市至今营收已突破4亿大关,成为洽洽食品第三大主要增长点。
专注坚果质造20年的传统品牌——洽洽,并未固步自封,在促进产品年轻化方面,洽洽食品也做出了别样性的尝试。除了进行产品创新、优化包装视觉效果外,洽洽打造了首个全球梵高艺术展快闪店、于世界杯期间推出了限量球衣版瓜子,并通过春游季活动、葵花节、年货节、舞林大会等活动、结合年轻人对于品牌文化内涵的追求,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
不仅如此,公司销售触角远至海外,并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产品遍及43个国家及地区,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2017年,公司于泰国设立子公司,持续深耕当地代工资源,缩小供应半径,降低物流成本,并根据各地法规调整食品配方,海外直供实现在即。
业内分析师认为,未来几年,坚果炒货产业高增速态势不变,但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行业集中度低、渠道建设不完善、本土企业均落后于外资品牌等。而洽洽食品作为行业龙头,在推动产品升级、创新的同时,深耕原料端,积极迎合时代拐点,完善渠道建设,持续加码全球化布局,不断推动自身年轻化发展,已然成为行业标杆及发展典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