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航天信息董事长时旸:出身央企也要接地气 牵手BAT不是为“恋爱”而“恋爱”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8-03 02:14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编辑 文多    

    Qq__20180802225543.thumb_head

    ▲航天信息董事长时旸

    航天信息资本层面的合作可以比作“结婚”,业务层面的合作可以比作“自由恋爱”。航天信息一定做水到渠成的事,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也不是为了“恋爱”而“恋爱”,双方自愿。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为核心技术的IT行业高新技术国有上市公司。7月中旬,每日经济新闻《专访董事会》栏目记者(以下简称NBD)在航天信息上市15周年之际再度走进航天信息。时隔两年再次见到时旸,发现他的言语间依然流露着对互联网和新科技的推崇。作为拥有航天背景的上市央企的掌舵人,时旸强调:“出身于央企,但是要更加接地气。”

    时旸的职业生涯始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伴随中国航天系统成长的一名老兵,而在经营企业的理念上,时旸一方面沿袭航天企业和央企的严谨特质,另一方面也热衷学习新理念,时刻拥抱变化。

    从坐享税务信息化政策红利到挖掘企业财税大数据市场,航天信息正向“平台+产品+服务”转型。场景体验、大数据、O2O、区块链成为时旸口中的高频词,“理工男”出身的时旸也紧跟潮流,在2016年就开始研究区块链,但也保持着冷静的经营思维,“拒绝诱惑,从不去追随房地产等热点”。

    当谈起缘何选择研究区块链时,时旸给出的答案是:“一个技术能不能用、能不能用好、能不能推广出去、能不能产生效益,跟企业的基因有密切的联系性。”而他也在介绍完航天信息的区块链平台及应用后,强调“区块链是有和技术相适应的应用场景的,不可能包打天下”。

    谈国企互联网思维:单打独斗走不远

    NBD:最近航天信息与腾讯、阿里都有很多合作,为什么选择和互联网企业合作,以及选择他们的缘由是什么?

    时旸:单打独斗的企业都走不远,包括做业务和产品。再好的东西,如果仅仅是一个封闭的产品,最后都会湮灭。航天信息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企业,在以集成为主要业务特色的基因下,对外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同时,航天信息认为,跟谁合作很重要,在什么平台上合作也很重要。腾讯、阿里这些都是引领潮流的企业。他们都认为航天信息是一个受尊敬的企业。而且航天信息跟这些企业的合作绝对是平等的,在合作的过程中,有不谋而合,但更重要的是发展的理念志同道合。

    NBD:作为一家有航天背景的上市央企,互联网思维是航天信息一开始就定好的策略,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时旸:5年前,航天信息党委针对公司和行业发展现状,对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发展迅猛的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刻分析和深入学习,下了很大的力气制定航天信息的转型升级发展方案,在方案基础上又制定航天信息“十三五”规划体系。规划体系包含1个综合规划、9个专项规划、N个专题规划。这个完整的规划体系涵盖航天信息的主要的业务,包括党建、企业文化都有规划。

    NBD:航天信息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军民融合企业,在拥抱新经济、新科技的过程中,与民营企业的差异何在?

    时旸:制度上的差异是有一些的,航天信息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很多的规矩要遵守执行。但是航天信息很接地气,既有央企的规范,又具备互联网企业的特质和思维。而且接触多了,发现腾讯、阿里这样的大民企也很好、很规范。企业做大了以后殊途同归,央企一样讲市场,民企一样讲政治。

    NBD:和互联网企业相比,航天信息的优势何在?

    时旸:BAT线上做得很好,但是BAT有一个短板就是缺乏地面网络。所以作为BAT来讲,像阿里收购超市、收购酒店,就是要布局地面网络。

    航天信息跟BAT相反,拥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地面营销服务体系,并把这些地面营销服务体系向线上转移,最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O2O。航天信息是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BAT走的是线上到线下的转变。

    航天信息已经初步形成了辐射状的网络布局,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营销服务体系。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立了36家省级服务单位,服务超过1200万户的企业客户。中国很少有企业能够铺就这样的服务网络。在这个深入区县的服务网络里,有1万多名一线服务人员遍布全国,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

    航天信息的O2O是线下到线上,线上一定是平台,核心的抓手是数据。目前航天信息已经建设了三个平台,第一是财税互联网平台,第二是社会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第三是征信平台。这些平台在不断地迭代与完善。航天信息期望以更加突出的专业能力来实现更加丰富完善的业务生态。

    NBD: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有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比如组建合资公司或引入持股?

    时旸:现在航天信息跟京东和腾讯合资组建了公司,专注于做电商的电子发票。未来也有好的机会跟阿里合作。航天信息资本层面的合作可以比作“结婚”,业务层面的合作可以比作“自由恋爱”。航天信息一定做水到渠成的事,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也不是为了“恋爱”而“恋爱”,双方自愿。也不是先组建公司再去找业务,而是业务已经做起来了,再去组建公司。

    谈央企拥抱新科技:场景错了技术再好也“没招儿”

    NBD:区块链算是目前很前沿的新领域,也有很多争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研究的?

    时旸:我接触区块链始于2015、2016年。我认为,区块链技术本身不是一门全新的技术,是密码算法、P2P网络、分布式计算、共识机制等已有技术的组合。这种应用技术催生模式的创新,在需要去中介化的领域表现较好,使得信息更加开放,去掉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的问题。明确特点以后,我们感觉到区块链与航天信息的业务和基因很贴切,就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电子发票领域,引入到粮食的追溯和供应链金融。

    NBD:这样看起来关注和实践都比较早,两三年前很多的民营企业都没有关注到,这是什么原因?

    时旸:2016年是航天信息电子发票业务大爆发时期。航天信息凭这一业务入驻很多集团,比如中国移动自上线电子发票以来,年开具电子发票量达3.5亿张。京东仅35个自营税号一年开具电子发票6.8亿张,峰值达700万张每天。目前,航天信息电子发票已上线中石油集团,覆盖全国8千座加油站点,2万余个开票点。随着电子发票在三大运营商、公共服务行业的推广使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具和使用电子发票,带来了电子发票的报销和入账问题。航天信息想到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电子发票重复报销的痛点,于是开始了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和探索,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区块链平台的开发,并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流转平台。目前这一平台已经在青岛、北京、安徽、湖北、宁夏布了13个联盟链的节点,40多家单位参与试点,入链发票超过30万张,运行状况良好。在供应链金融和追溯领域也都有具体的应用案例。

    区块链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去信用、防篡改、可追溯。金融主要是信用的问题,航天信息做的食药监、粮食信息化应用场景反映的都是可追溯的问题。

    NBD:从目前规模和趋势看,做区块链金融的“国家队”还不算多,航天信息是要抢占先机吗?您如何看待区块链应用落地?

    时旸:我有一个理念,做区块链的公司不在于大,也不在于人多,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对场景。场景大于功能,重在体验。场景不对,再好的技术都发挥不了作用;场景对了,功能、性能指标差些没有关系,可以不断去迭代。

    落脚点是体验好不好,体验代表业务的生命力。不管多大的公司多少人,谁能找准场景,谁的体验好,谁就会在未来更有生命力。航天信息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很明确,从电子发票,慢慢到供应链金融、追溯领域。

    有些应用场景是不适合区块链的。比如交易频率比较高、数据量大、信用成本比较低的场景就不适合区块链技术。每个技术都有它适应的地方,不可能包打天下。

    谈战略定力与“诱惑”:来钱快了心态也会变

    NBD: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很受关注,您对机构投资者有什么样的期待?

    时旸:我在与机构的交流中,始终坚持:对航天信息股票的投资应该更多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去考虑,不应该过多从价格投机角度去考虑。价格投机是股票涨了卖,明天跌了又去买,而价值投资是不一样的逻辑。航天信息很受投资机构的欢迎。同时航天信息要成为一个卓越的公司,一定设定好战略目标,而且要有定力。

    NBD:您指的“定力”可以理解为长远的战略目标吗?

    时旸:对,在“十三五”期间,航天信息要具备千亿元级的关联资源控制能力。这是航天信息“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航天信息上市十五年,经过三个阶段,从单一业务到业务多元,再到现在的聚焦金税及企业市场、金融科技及服务、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三大产业板块。在这三大产业特色下,航天信息正在向一个以“平台+产品+服务”为特色企业的转变。

    企业的发展成败最重要是战略的成败,一是战略方向要正确,二是战略执行要有穿透力,执行彻底。很多的企业没做错什么就没落了,实际上是企业在战略上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战略的执行是保证企业在跟上潮流的情况下不掉队。战略跟上潮流但执行不到位,也会因掉队被潮流所淘汰。

    NBD:航天信息目前更多是做企业服务,现在互联网模式大多是直接面对2C的市场,您怎么看待这个市场?

    时旸:长期以来,航天信息一直专注在B2B(企业)、B2G(政府)领域。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高度重视与航天信息合作,也是看重航天信息在2B、2G领域的资源优势、浓厚积累和专业性。航天信息专注于政企市场,即便有2C的机遇来了,航天信息也是2B2C,不直接2C,这个C是通过2B的B实现的。

    NBD: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尝试多元化,追逐市场热点,也面临很多赚快钱的诱惑,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时旸:现在很多的企业,当所谓的某一个行业热的时候很容易投入进去。比如房地产,众所周知,多年来很火,收益很高,但航天信息不受这种诱惑。

    一块地盖成房子最后出租或者卖掉,肯定是来钱很快。但有两个问题,第一,企业会失去对既定目标的坚守;第二,容易浮躁,来钱太快,心态也会发生变化。

    认准目标并坚韧不拔地实现,这样的企业才是长远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苏州土拍遇冷难觅“地王” 盈利空间收窄 房企拿地愈发谨慎

    下一篇

    千百度股价受挫盈利堪忧 王府井参与的新股配售无奈终止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