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图集| 为什么叫“中国”?3000年前“何尊”给出了答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27 19:36

    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展出,250余件青铜器重现了远古的青铜文明和秦蜀文明。

    每经记者 张建    每经编辑 官远星    

    每经记者 张建 实习生 钟雨芯 摄影报道

    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展出,此次特展选取了从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出土的250余件青铜器,向我们重现了远古的青铜文明和秦蜀文明。

    此次特展的策展人魏敏介绍,“秦蜀之路”中的“秦”指的是指秦岭和秦岭以北的八百里秦川,也就是关中平原,此次特展的主题便是通过青铜文明看蜀地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秦岭南北交相辉映,从关中平原南下,越秦岭经洋县、汉中平原即可到达成都平原,秦蜀之路已是沟通蜀地与中原地区的一条重要路线,所以“蜀道”的雏形比现在大众认知中的战国早了将近1000年。

    再把时光放到唐代,李白有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在公元前1000年的殷商时期,蜀地就已经开始翻越秦岭与中原地区交流了,中原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就多次出现与蜀相关的内容。而嵌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中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既有中原商文化的典型器物,又有与早期蜀文化特征相近者,例如兽面纹铜觥。

    接下来就带着大家穿越时空,领略青铜和秦蜀文明的风采吧!

    何尊




    “何尊”是周成王时期一个名叫“何”的贵族所用的礼器,礼器内的“宅兹中国”意思是“居住在世界中央的国家”,历史上对“中国”二字最早的记载就来自于此。“何尊”在3000年前便为埋藏它千年的土地命名,其珍惜程度使“何尊”成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的展览文物。

    兽面纹觥



    兽面纹觥为商朝时期,出土自陕西汉中,作为盛酒器使用,普通的觥只是做成无盖的椭圆形器身,而这个觥不仅有器盖,还有神兽的造型和精美的兽纹和云纹。

    它秀气的头部和背部就是器盖,丰满的腹部和圆润的短腿组成器身,再加上精致的被捕装饰和纹饰,这件兽面纹觥显得小巧可爱,可能古人那时对“萌”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

    兽面纹甗



    “兽面纹甗”年代为西周,是古代的饪食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古人只需要将如粟米,肉类等食物放入甗中,再在甗的下方,也就是三条支柱的中央点上柴火就可以开始烹饪美食了。

    在当时所有的青铜都还是亮丽的金铜色,而这个又刻着别致兽面纹的“蒸锅”在当时更是精美无比,也只有贵族才能享用,而普通人家依旧是用陶器来烹饪食物。

    兽面纹大口尊


    兽面纹大口尊为西周时期文物,出土自陕西宝鸡,用作盛食器,是古代贵族装盛食物的器皿,其颈部和足部各有两圈弦纹,肩部有一周姜龙纹,腹部上方刻有姜龙纹,下方刻有云雷纹,是众多器皿中花纹最为复杂,花样最繁多的器皿之一。

    带盖龙纹鼎


    带盖龙纹鼎作为盛食器使用,它的盖面饰有饕餮纹,器身颈部刻有六组饕餮兽面浮雕,下方以云雷纹为衬,饰以蕉叶纹。
    在宴会上其中盛放的食物也会因用食者身份不同而不同,如只有周天子有资格享用牛肉和鲜干肉,而高级的士无法食用牛羊肉以及牲肚,低级的士只能食用干肉。

    鸟纹方座簋



    鸟纹方座簋也作为盛食器使用,两边有半环形兽首耳,颈部有对称的兽面浮雕,通体刻有顶冠分尾鸟纹。

    在西周有鼎簋之制,这是西周社会礼器组合的核心,在使用时有严格规定,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是七鼎六簋,卿大夫是五鼎四簋,以奇偶数相配,按大小排序,起到“明尊卑,别上下”的作用。

    友情提示: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青铜文明和秦蜀文明,就去成都博物馆现场参观吧!特展时间截至2018年11月11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华社:三大数据彰显我国上半年稳中向好就业形势

    下一篇

    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