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字展现了我国今年上半年的就业情况: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二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8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8%,连续3个月低于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近日召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字展现了我国今年上半年的就业情况: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二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8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8%,连续3个月低于5%。
稳中有进,走势良好,这是上半年我国就业的整体状况。数据切切实实体现我国稳中向好的就业形势。
三月开春,正是各地企业重新招聘时节。已经连续举办过9届的“长三角地区人才交流洽谈会暨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也于此时在上海拉开了帷幕。招聘会当日,来自全国的1000余家企业为1.3万名求职者提供了2.3万余个工作岗位。现场“抢人”情况不断,一些岗位一人难求。
“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的市场求人倍率是1.23,同比增加0.12,市场岗位需求大于求职人数。和求职人数相比较,岗位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说。
今年以来,在经济发展趋于缓和的情况下,社会上出现“招聘岗位不多”“找工作难”的声音。但根据公布的权威数据来看,为什么实际就业市场岗位还能供大于求?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体量在不断加大,民营企业数量在增加,拉动的GDP在增加,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目前‘双创’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失业保险研究室主任袁良栋说。
但就业岗位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我国“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袁良栋表示,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是我国现阶段就业面临的突出矛盾,“还需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大坝镇三棵树村走出来的李幼松,是一名负责输煤设备运行情况的巡查员,手中的一本工作日记,记录了他工作以来的大小事项。工作多年,这本日记陪伴他走过了1万公里的巡查路程,也见证了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电厂的技术能手。
“我也曾是一名门外汉,但通过自学和向前辈请教,才能迅速熟悉基本规范和作业流程。”李幼松说。
今年以来,不时有因工厂倒闭导致农民工失业的舆论出现,“农民工出现大规模返乡潮”的说法也频频出现。但数据显示并非如此。
“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1.8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49万人,增长0.8%,这是非常可喜的。”卢爱红表示,在就业增长、失业率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表明我国的就业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通过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稳步提高农民工群体技能培训、统筹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等措施,1.8亿名农民工走出乡村,依靠自己的技术手艺获得了心仪的工作。
今年5月上旬,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予以政策帮扶。
夏日夜晚,黄河岸边,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乾坤湾镇碾畔村村民郝世斌开的烤肉店,宾客满门、生意红火。这样一家烤肉店,一年为他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
郝世斌家中有3名瘫痪在床的老人,2个孩子需要供养,家庭负担重。但他依靠自己的手艺和村干部的帮扶,郝世斌自己脱了贫,也向他人分享了“致富经”,成为当地致富的“领头羊”。
郝世斌的脱贫经历只是一个缩影。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91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就业困难人员是就业“困难户”,91万人如何跳出“就业难”怪圈,实现就业?
“就业困难人员需要有生活保障,要通过接受技能培训获得岗位,满足他们的需求,政策帮扶必不可少。”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
随着我国扎实推进对就业困难人员的进一步帮扶,各级政府响应中央号召,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等专项服务活动。
除此之外,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第三产业,也是部分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安徽、宁夏、甘肃等省份通过引进就业帮扶企业进村头、引导当地村民发挥自身特长、加强技能培训等方式,多渠道开发就地就近岗位,使贫困人口就业规模和就业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来源: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