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今,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已满100天。最近,海南省长沈晓明自揭家丑,直指政府执行力不强的“10大毛病”。医者出身的他,已着手“动刀”。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刘艳美
▲航拍海南三亚 图片来源:摄图网
沈晓明一定还记得,当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时,小平同志说过,深圳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所以要“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那一年是1990年,最南端的海南岛刚建省办经济特区两年,27岁的沈晓明还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读博。
转眼到了2018年,三十而立的海南站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并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面向太平洋、印度洋,面向全世界。
而这位曾经的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也开始以“海南省长”身份,推动海南开发开放。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百天”是标记新生命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自4月13日接过这项“国家使命”至今,海南已度过100天。
这期间,新政频出,包括推出人才新政吸引“百万人才进海南”,设立海口江东新区打造重点先行区域;学习不断,不仅组团考察11个自贸区,更邀请专家学者开主题讲座消除“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沈晓明的身影。
聚光灯下的海南,最近一次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是沈晓明自揭家丑,直指政府执行力不强的“10大毛病”。医者出身的他,已着手“动刀”。
01.差距
最新公布的“期中考”成绩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434.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距全国6.8%的平均线仍有差距。
早在去年4月,刚从教育部调至海南出任代省长不久,沈晓明就曾公开表达过对海南的认识——很重要,欠发达,有优势,有前途。尽管近年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位”。
无疑,对于在上海工作多年的沈晓明而言,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海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虽然眼下海南面临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但挑战和考验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在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的过程中,不少干部存在本领恐慌、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学习。
▲4月16日~18日,沈晓明率队赴福建自贸区考察学习 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就在上周六,2018年海南省领导干部周末学习专题讲座正式启动。沈晓明透露,周末讲座将邀请各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授课,目的在于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帮助大家深刻理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使命,“充分掌握新概念、新知识、新经验,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理清工作思路、更新知识结构,增强落实工作的执行力”。
自贸君注意到,第一轮讲座的重点是聚焦“开放型经济”,首位授课人则是沈晓明的“老朋友”,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
后者是我国入世谈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决策咨询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实践的积极推动者。
按沈晓明的说法,学得好才能想得对,想得对才能行得通,行得通才能做得好。他多次公开强调“问题导向”,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只有把问题明确了,才能拿出有针对性的办法。
不难看出,这是一位“爱学习”的官员,外界早前也评价其为“学者型官员”。作为省长,他希望在政府自身建设中,通过学习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找准几个本领域影响海南发展的瓶颈性、本质性问题并予以解决。
02.短板
提高政府执行力,是海南当前最为迫切的事。
沈晓明在多个公开场合均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提升政府执行力就是要建设一个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政府工作机制。
但从现状来看,这部分仍是“短板”。
所以,在7月11日举行的七届海南省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沈晓明可谓毫不客气地指出政府执行力不强的十大表现:
一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下基层存在“四多四少”。2017年,省政府班子成员开展调研296次,绝大多数调研是提前通知的,不提前通知的不到10%。
二是文山会海,不求实效。
习惯以会议贯彻会议,传达会议只求“第一时间”,不求实际效果。“有时我调研结束刚回到办公室,就已经收到有些市县落实我讲话的贯彻落实意见。”
三是急功近利、表面文章。
比如在政务信息化方面,全省558个非涉密信息系统全部打通,但目前只能算是接入率100%,离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是有头无尾、虎头蛇尾。
海南2017年招商引资签约396个、协议投资额6000多亿元的项目,竟然有251个签约项目尚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仅仅270多亿元。
五是推诿扯皮、不敢担责。
最典型的是“新官不理旧账”。有企业反映,当初地方政府在招商过程中曾向企业承诺的优惠政策,在招商成功后政府立即变卦,或者因人事更替或政策变更致使承诺无法兑现,影响政府形象和投资环境。
六是畏首畏尾、不敢碰硬。
有的地方觉得和企业打交道,怕人说三道四,不想、不愿帮企业解决问题,不愿为项目建设服务,导致有些地方几年都没有一个像样的项目。
七是消极搪塞、冷漠怠慢。
营商环境分析报告反映,一家企业在所有手续完备的情况下,一个林权证用了3年还没有办妥,一家沉香花梨种植企业先后被盗45次,没破过一次案,每次向公安部门反映并提供证据,但公安部门登记一下就杳无音信。
八是工作疲沓、效率低下。
有个省直部门制订一个全省“十三五”专项规划暨实施方案,今年6月才提交政府常务会,“十三五”过去差不多一半时间了,才起草上报。
九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一些地方和部门视规定为无物,视制度为摆设。文昌清澜污水处理厂管网问题,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2017年9月就已指出这个问题,然而9个月过去了,原计划在今年6月动工建设的管网,至今仍然停留在文字上。
十是暗箱操作、吃拿卡要。
审计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7年,审计发现骗取保障房待遇有1857户。还有财政供养人员、服刑人员被纳入扶贫对象或享受廉租房。
应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主政者不怕亮丑,敢于触及痛处,背后自然少不了掌握实情的底气。据海南日报报道,上述会议开出的“药方”——《海南省人民政府提高政府执行力十四条措施(讨论稿)》——正是经过3个月多的调研形成的。
▲7月11日下午,沈晓明参加小组讨论 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早前,一位西部城市的地方官员在谈及第一个自贸区为什么设在上海时曾向自贸君表示,不仅因为上海是最开放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上海政府有能力做这件事。毕竟,自贸区改革需要制度创新,而最大的难点在于约束政府自身的权力。
而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浦东启动时,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正是沈晓明。2015年4月,其兼任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
带着上海的经验执政海南,沈晓明更清楚执行力之于改革开放的重要。
按他的说法,海南30年的成败得失足以说明,执行力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的成效,执行力不强将贻误战机,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沈晓明希望理顺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则,保证对上对下无缝衔接,确保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高效运转。
03.方向
时间回到4月,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迎来建设自贸区的好消息。如何把“到海南投资兴业”的市场热情,转化为投资海南的真金白银,无疑是摆在海南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4月16日~18日率队考察福建自贸区期间,沈晓明深入了解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成果,并在总结时强调自贸区建设的关键是服务企业、发展企业。
沈晓明早前说过,对于浦东,开发开放20多年后,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土地制约日渐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见“天花板”,那么未来往哪里去?“一定是靠营商环境吃饭。”
同样,海南要想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吸引市场主体,在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而营商环境的好坏,是否公平、透明、可预期,还得由企业来评价,毕竟这是一个“用脚投票”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这段时间,沈晓明没少和企业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诉求。
7月12日
与7位企业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座谈,听取人才招聘、政策稳定性、事中事后监管、政府执行力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7月6日
与来自美、法、德、英、爱尔兰、新加坡、以色列等7个国家的外商和外籍人士代表座谈,围绕吸引国际人才、优化网上信息服务、拓宽国际金融业务、开展国际职业培训、推进医疗国际化、出行便利化等问题进行交流;
6月27日
与普华永道、海南蘑菇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国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等8位来自不同类型企业的代表进行3个小时座谈,针对部分具体问题,要求分管副省长和省政府督查室到现场调研;
5月15日
与科瑞集团、广东长隆集团、中国干细胞集团等18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座谈,就设立国际总部、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军民融合产业、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主题公园、食品加工、康养休闲等在琼投资计划作了交流……
另据海南日报不完全统计,自4月13日以来,海南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县(园区)对接的企业超过300家,签署各类投资合作协议60余个,与中国旅游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央企,淡马锡、毕马威、德勤等外企,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民企及中国科技促进会等协会达成近百个合作意向,拟于近期陆续组织项目签约。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阿里巴巴成为海南引入的首个战略级合作企业,将参与海南岛数字港整体建设。
沈晓明见证了这一刻。他在4月27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表示,阿里巴巴集团是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与海南省政府签约的企业,可谓“一马当先”,希望海南与阿里巴巴的合作马到成功。
▲4月27日签约仪式现场 图片来源:中新网
不仅如此,从沈晓明的每一次会见中,可以看出海南的发展方向。
4月26日
会见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希望中国篮协支持海南发展世界级体育产业,支持海南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5月21日
会见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就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交流。
5月28日
会见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希望双方在旅游业人才培养、医疗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总部经济等方面深化合作。
6月1日
会见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曾顺福,表示支持德勤在海南设立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扩大在琼业务。
6月11日
会见默沙东中国总裁罗万里,希望默沙东发挥在新药、疫苗研制方面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扩大与海南的合作,海南也欢迎默沙东等国际知名医药企业来琼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应该说,100天过去,各项打基础工作逐渐铺开,建设成效有,难度依然大。
海南的营商环境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优化改进,而向世界开放、和国际接轨,向先进兄弟省份学习,海南的开放之路还很长。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座北纬18~20度的海岛上,一举一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关注。100天只是开始,未来的日子,沈晓明依然很忙。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