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华泰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梓木:中小公司一定要建立自己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07 16:00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姚祥云    

    7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8(第三届)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于北京举行,华泰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梓木发表了主题演讲——“价值成长是怎样炼成的”。王梓木表示,中国保险业大公司历史性垄断,规模优势明显,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中小保险公司生存艰难。中小公司一定要建立自己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否则就无法生存。

    演讲实录:

    华泰保险成立22年了,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雨,穿过了崎岖,我们走得不是很快,做得也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走得很稳、很扎实,我们坚守了保险的本质,也坚守了诚信和规范发展的初衷。我们一路奔波,历经国家四个五年计划,两次重大的战略转型,取得了不同阶段的成就,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晰:走出一条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的道路。

    纵观保险业,我们是稳健发展的类型,有数据表明,企业存续超过50年的不到5%,超过100年的不到1%,华泰已经存续了22年,其实越走路越稳,越办越大,我们的目标是做百年老店。

    在中国企业家协会2008年颁布的服务500强的报告中,华泰的规模排到第294位,但利润排到第48位,收入利润率居然排了第一位,说明华泰是一个效益性的企业,我们也将自己定义为质量效益型的保险公司,质量效益型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基因、制度乃至文化。

    华泰由内生积累变成保险集团,没有增资控股,靠自己的滚存,到今天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基金等板块于一身的综合性金融保险集团,我们的保险业务和资金业务都取得了稳定的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华泰保险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实现了两次战略转型。第一次战略转型是在2000年,经历了三年快速增长以后,我们也走过了数字增长期,在北京市场上排到过第二位,获得的就是规模,并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利润。

    做大做强是所有企业的美好愿景,但脱离了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这两个关键因素,盲目的做大做强就可能进入危险时速,掉进失败的陷阱。世界历史上,保险公司破产的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就是多元化,第二个是投资失败。中国保险公司还有一个经验教训,是盲目的追求保费规模的增长,带来企业的长期亏损。

    华泰财险率先实现了两个转变,一个是从简单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第二个从过度依赖投资收益向实现承保利润转变。2010年,华泰财险的承保利润2.6亿元,第一次超过投资收益,十一五期间,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华泰财险以1%的市场份额赚取整个财险行业31%的利润,成为行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一个代表。

    中国保险业大公司形成的历史垄断是历史形成的,规模优势非常明显。现在行业产品的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是愈演愈烈,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贸易战,这种情况下,中小公司生存艰难,一直在寻路、找路、上路。我们20年的大标语叫在路上,自有远方。

    十二五期间,华泰保险启动了第二次战略转型,在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经营、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战略定位中增加了一条叫差异化竞争,中小公司一定要建立自己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否则你就无法生存。那么提出要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我们在商险、在互联网保险都是做得比较早的,但是现在竞争更加激烈,从蓝海变成了红海。

    华泰EA的商业模式,我们是瞄准了未来,未来的竞争是客户端的竞争,赢得客户就赢得未来,我们新的商业模式在赢得客户上有领先的优势,否则就无法存在。

    华泰第一次战略转型是从短暂的简单增长型转到利润成长型,第二次战略转型是从利润成长型到价值成长型,主要是通过差异化竞争来实现。两次战略转型,都坚持一个根本,就是质量效益型方针不变,所以取得了令股东满意的经营业绩。

    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华泰提出我们的理念是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从容面对。现在不仅仅是贸易战,经济增长也趋缓,保险的预期也在下降,保险公司的竞争反而在不断加剧,这种情况下怎么做?我们提出来有危就有机,机大于危,努力实现公司的价值成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华昌达无实际控制人遭深交所关注 债券定期评级报告披露已逾期近一个月

    下一篇

    美国中国总商会:中美经贸摩擦只能通过对话与磋商来化解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